第三十二章 铜牌别用(1 / 2)
唐亦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下午了。
浣纱河泛着细浪,白云悠悠,倒映在河面,天地犹如一幅变幻的画图。
在周老掌柜的商行打了声招呼,请他待向大家告辞。
回到廿桥客栈。收拾好了行李。
柳斌出去了。去了鱼尾巷,还是药材的事情。
既然如此,唐亦给柳斌留了封信。
辞了店主,背起行囊、铁剑。转身走向镇外。
站在镇外。五月下旬下午的阳光此时正好,不热不冷,却恰将他的背影投入镇子里。
看着这四周的一切,似乎在这画屏山旁,在这浣纱河畔,在这翠微镇里,他只是个匆匆的过客。
来了,暂住,离开。
这一月余的事情,有几多难以忘怀,有的已开始在心底逐渐淡去。
浮生匆忙,身似飘萍。与其在感叹中等待,不如前行。
唐亦纵身朝着画屏山深处跃去。夏虫下午消暑后的鸣叫渐起。
唐亦在山脉中奔行。沿着来时的路,走上回程。
一个月的路上车辙新增了几多。路边的野草又长长了许多,绿叶也宽大了不少,漫山遍野的繁花不知开谢了几许。
不知几多虫蟊出生,不知几多虫蟊死去。不知几多小兽摆脱了今日凶兽的猎杀,也不知几多小鸟躲过了今日猛禽的追捕。
微风拂动,又不知几多尘埃在此刻落下。
来时皓月当空,去时月隐穹隆。
来时一行十余人同进,去时孤身一人独往。
岁月雕刻的痕迹在无声的雕琢着这天地万物。
唐亦没有刻意去走以前所有的路。
有的是为了大家暂时的休息不得不绕路,这次他一个人,自然没有太多顾忌。
饿了吃点干粮,渴了饮点山泉。累了找块平整的石头静坐休息,闷了找个开阔点的地方练习拳脚剑法,困了找个树杈石洞收拾下就睡。
三天的路程,他用了二天半赶到了蟒贯峡。
石桥依旧立在河上,香水河里的桃花已经不见影踪,只有清清的流水缓缓淌着……
次日,上午他到了桃花峪,停息片刻。
桃花林内残红褪尽,几多桃花已经在树下腐烂,干枯的花瓣上依稀可见那曾经明媚的样子。树下的泥土中依稀还有桃花的香气。
桃花会开放,也会凋谢零落。
凋谢零落之后,果实却在枝头慢慢成长。
凋谢零落,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只是这无尽变幻中的一部分。
偶尔有玄鹰的踪迹在盘旋,此刻或许是另外的猎物引动了它们的兴趣。
唐亦他们一月多前的相遇,已是被抛在脑后。
过了野猪林,他朝着烟霞浦的方向疾行而来。这一路上花费的时间约是一天半。他走的不是很快,身法又有了新的进展。四天的山野穿行,四天的晓行夜宿,他对于身法的磨砺不是白费的。
在乱石林中,他拿出铜牌来看时,发现烈日猛虎踏山图上的山形似乎更加明朗了。神韵天成,那点在山石上的四只虎爪如此轻盈,看似刚扑上山顶的猛虎形象似乎活了过来。
唐亦近一月内在山林行走,对于这些山石的感觉算是比较明锐的了。此刻看着那点在山石上的虎爪,心中不可遏制的激动了起来。这种神韵意境的冲击使他的身体不由自主的想去尝试。
飞身纵上乱石林巨大的石头,他开始体会并运用这种韵味。
慢慢的脚步越来越轻盈,身心越来越轻快。接着他的身法速度越来越快。身法上受到烈日猛虎踏山图的影响,越来越有一种狂放奔烈的气势来。
整个下午他都在乱石林中练习身法,渐渐地忘却了时间。
那身影越来越像一只猛虎在山林间奔行。
当斜阳映照而来。唐亦浑身如水泡一般。小乌鸦墨语的叫声“呀……呀……”的在耳际响起,那姿势鲜活灵动,轻盈如融在天宇中般。
唐亦的心情一下子开阔了起来,身上的猛虎意味隐去,渐渐的回归了平淡,只是这速度却是更快了。
唐亦再练习了一刻钟,才算是稳定了下来。这速度较之以前提升了一半有余。
唐亦心中畅快,拿了府主赠送的金谷,喂食起小乌鸦来。
小乌鸦看唐亦殷勤的模样,得意地啄了金谷昂着头来食用。
唐亦看着它小巧的样子,不由的一乐。心底更是开阔。
再想想那烈日猛虎踏山图上飞鸟的身资虽然细微,可其中意蕴让他欲罢不能。
这神秘的铜牌,有时看一整夜没有什么效果,有时看一会就感觉发生了奇特的变化。真不知道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唐亦握着这铜牌,随着内息的加深,他的观察越来越细微,观察越细微,这铜牌上的神韵就越发的透出一股引人入胜,不可言传的意味来。
夕阳照在铜牌上,反射出去的光照在对面的石头上,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光影中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