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染尽年华(2 / 2)

加入书签

清歌低低在耳畔传来:“恰蟾宫烟树冷,星河舞鱼龙。一缕流光亘如练。玉兔岂堪蹑长虹……”

“内事既定,外事可御。就等天时了。”谷姓公子上前说道。

“清歌楼内,曼舞无双,且与诸位同赏。”君行公子在上说道。

“听人说此处红袖舞破阵,堪称一绝。何不借此机会一观?”一个身穿白衣的公子笑道。

“红袖破阵,请问蔡兄,不知所破何阵?”君行公子微笑道。

“昔日秦王破阵乐,荡气回肠。若是再有佳人一舞,岂不快慰平生?”蔡公子拱手四方道。

“也罢。既然蔡兄有此雅兴,我们何妨同乐?”君行公子摆摆手。

一时歌舞罢去。不大时分,一众红衣女子披甲持戟上前。

筝音空净,鼓音微沉。

不大时分,一股肃杀浩荡的气势传了出来。琴音铮铮,鼓音喧喧。

一众舞女在庭前舞动。婀娜缠绵,顾盼生姿,甲戟舞动间,尽是柔情万种。

君行看了看,两眼微闭,听着舞女弹出的杀伐之气,刚烈悍勇,英骨铮铮。那鼓音确实绵密低软,浑然没有军伍之气,唯有一股轻淡清快的流风荡云的气息。

其他七人在座,有两人仔细听那音律。其余之人,目逐妙人,眼随软红,不知不觉间,时光渐过。

这边罢宴。五人早已是情随影动,告辞而去。

君行公子带着另外两人到了琴师前,拱手谢道:“今日一夜,两友一朋。有劳姑娘大驾。”

“公子客气了。只是在此清曲微弹,聊以度日罢了。”那琴师也不起身微微笑道。

“几位公子,我家小姐矢志习琴。早年间因事,自绝双目。故而带着面纱,几位多有包涵。”旁边一个绿衣小丫头道。

“习琴事大,小姐自是刚决。难怪能弹得一曲秦王破阵乐。”君行公子叹道,“只是习琴自不必绝目,为何如此?”

“世事多扰扰,几人得清闲。闭眼总有开眼时,几许繁杂,不胜其烦。何如清音轻奏,历遍人间。”那白衣女子一脸平淡,微微笑道。

“繁华万千,红尘百态,何妨一观。小姐如此历遍人间,岂不可惜?”君行再次叹道。

“心随物牵,目染琐事,不如一绝。万态千姿,终不离声尘摇摇。且行且听,且奏且吟。大地寂寂,万木森森,飞瀑崩决,虚空雷鸣。疾风烈烈,猛火熊熊,皓月清风,细雨濛濛。车行马嘶,步履行人。自闭眼来,得翠竹相助。听万声参差,于音律反而略有助益。”她依旧笑道。

“离开眼前繁华,却另得声尘繁华,终是各有所求,各有所止了。”君行公子身边的一个紫衣公子叹道。

“只是昔日情随物染,后来依旧情随声动,不知而今如何?”君行公子问道。

“情因何起?情因何灭?终是步履阑珊,依稀向前罢了。”那白衣女子轻叹一声。

“不知小姐在此还要住多久。清音难闻,以后常来叨扰。”君行公子上前再问道。

“多则三五载,少则二三月。行止无定,但习音律。公子若有相熟好音律之人,烦请引荐。若是不嫌琴音噪耳,但请自便。不过需暂依清歌楼的规矩。”白衣女子微笑道。

“那就叨扰了。”君行公子哈哈笑道。“至于好音律之人,到时得了消息,自来相邀。还望到时再闻琴鸣。”

“有劳几位了。”白衣女子起身后,微微欠身道。

“无妨。”君行公子拱手还礼道。

出了清歌楼,明月高悬,灯火通明。三人一路行去。

“没想到今日与君行兄夜饮,还能遇到这等奇人。”蓝衫公子笑道。

“不知是什么原因流转至此,如此才情,可惜了。”白衣公子叹道。

“看她心态平和,一脸平静,求仁得仁,谁又能说得清呢?”君行公子叹道。

恰转过一处长街,一个蓑衣老者行来,边走边唱:

“看尽巴山看蜀山。子规江上过春残。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

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1)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