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医学故事(2 / 3)

加入书签

病势转重,五天后

死去了。华佗能做出这样的诊断,说明他的经验十分丰富。

华佗不仅精通内科医术,对治疗体内寄生虫,也有独到的功夫。

有一次,广陵(今扬州)太守陈登患肚子痛病,面红耳赤,饮食不进。他听说华伦能驱治寄生虫,便请来华佗

诊治。华佗望了望陈登的气色,摸了摸他的脉搏说:“你的胃里长了虫子,若是不及时治疗,就要发展成一种肿烂

的毒疮。你是不是吃了不清洁的鱼啦?”说完,华佗便从药囊中取出几种草药,煎煮成两大碗药汤,让陈登服下。

服药不久,陈登吐出了许多红头虫子,肚子果然不痛了。

华佗在妇产科和小儿科方面的经验也颇为丰富,达到了很高水平。

有一个妇女,患了很重的病。腰酸背痛,吃不下饭,喝不了水。前来请华佗医治。华佗模完脉对妇女的丈夫

说:“从脉上看,她是怀孕期间受了伤,胎儿没下来。”妇女的丈夫说:“对了,她是受了伤,可胎儿已经生下来

了。”华佗又说:“按脉理看,胎儿还在肚里,先治治看吧!”就一面叫她吃药,一面给她扎针。隔了一天,那妇

女肚子疼的厉害,又来请华佗诊治。华佗检诊完毕说:“从脉理来看,跟前几天一样,她这是双胞胎。在她受伤以

后,‘第一个婴儿生下来的时候,由于流血过多,第二个就没能顺利生下来,以致胎儿死在肚中,影响血脉不通,

这就是她的脊背疼痛得厉害的原因。”后来,请接生的人动了手术,果然从那个妇女的肚子里取出一个男孩来,胎

儿手脚齐全,只是颜色已经变黑。

东阳地方有个叫陈叔山的人,请华佗给他两岁的孩子看病。他的小孩患了严重的痢疾,日夜哭吵不停,身体消

瘦,其他医生都不敢给治了。华伦先摸脉,接着摸摸孩子的全身,又看了看孩子的咽喉,对陈叔山说:“你的孩子

生病,是他母亲身体不健康,奶水营养差的缘故。生病以后,调养的又不好,所以弄成这个样子。”华佗给孩于服

用了自制的“四物女宛丸”,不到十天功夫,病就好了。

华佗还创造性地运用“心理疗法”。有一个郡的郡守得了重病,华伦检诊后,退出病房,告诉郡守的儿子说:

“你父亲得的病很奇怪。他的肚子里积了很多淤血,服药根本无效,只有他大发雷霆,吐出淤血,病才会好。”郡

守儿子着急地说:“怎么才能让他吐出淤血呢?”华佗说:“请你把你父亲的缺点告诉我,我给他写封信,大骂他

一顿。他一生气,就会将淤血吐出来。”后来,郡守看见华佗给他的信,果然动怒了,他气愤地说:“华佗简直是

侮辱我的人格!”说着,他立刻吐了大量黑血,不久,病就痊愈了。

华佗治病,不墨守陈规,而是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进行“辨证治疗”。曹操患偏头风病,久治无效,经华佗

针刺就不痛了。倪寻和李延两人,也都患头痛发热。华佗给倪寻吃泻药,给李延吃发汗药,结果治好了。别人问他

这是什么道理。华佗回答说:倪寻是伤食,李延是外感,所以治法不能一样。”

“五禽之戏”

华佗非常重视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华佗说:“人体必须经常劳动,但不能过度。经常活动能使消化能

力强,血脉畅通,不易发生疾病。正如门轴一样,天天转动,就不会长蛀虫。”华论这个看法是合乎科学道理的。

华佗是古代医疗体育的创始人之一。他根据“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原理,创造了一种叫做“五禽之戏”的体育

运动。这种体育运动就是摹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运动姿态的体操。第一种动作是摹仿虎的前肢扑捉的姿

态;第二种动作是摹仿鹿伸扬头颈的姿态。第三种动作是摹仿熊侧卧的姿态;第四种动作是摹仿猿的脚尖纵跳的姿

态;第五种动作是摹仿鸟的双翅飞翔的姿态。摹仿这五种动物姿态,可以使周身关节、脊背、腰部、四肢都得到舒

展,得到抻拔活动。体质衰弱的人,练了“五禽之戏”,可以使体魄健壮起来;患病的人,练了“五禽之戏”,可

以加速康复的进程;年迈的人,练了“五禽之戏”,可以返老还童,容颜焕发,精神旺盛。华佗弟子吴普,由于几

十年坚持做“五禽之戏”,活到九十多岁,仍然步履轻捷,耳目聪明,牙齿坚固。可见,“五禽之戏”是行之有效

的健身法。

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华佗继承和发扬了“不治已病,治未病”以预防为主的思想,积极倡导体育疗法,是很可

贵的。

一生勤奋

华佗之所以能对祖国医药科学做出重大贡献,是和他一生的勤奋分不开的。他勤于钻研。华佗青年时代,到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