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 为苏霍伊改良苏27!(3 / 3)

加入书签

化、计算机化、人性化、指管通情能力等。

你们也知道,东联的航电设计标准,代表着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发展方向。但新航电带来的结果是机身重量的增加,这就要求必须有其他改良才能避免机动性、加速性、航程的下降。

基于这种理念,我的想法是除了将前翼提升操控性能外,还必须装备更大推力的军用涡扇。此外,主翼与垂尾内的油箱也相应扩容,油箱总容积预计达到13000公升。这样就能保证近4000公里的无外援航程。

这款歼十八的外型整体非常简洁,大部分天线、传感器都改为隐藏式。主空速管由机首移到原来的副空速管处,也就是座舱两则。副空速管移到雷达罩的后方。机首相应地增长增厚,以安装更大的雷达及更多航电设行。

光电探测器我计划移到风档右侧,左侧安装可伸缩空中加油管,光电球侧移一方面是为了多出空间安装加油管,另一方面也可以让飞行员有更好的视野。”

见西蒙诺夫和伊万洛夫拿出笔记本一边记录一边作深思状,杨卫平没去打断他俩,掏出香烟点了一支,抽了两口接着说道:“另外,我还计划在座舱两侧安装可收纳的夜间加油照灯,垂直尾翼加大,以得到更好的偏航稳定性能。

我打算将垂尾及其方向舵的形状也稍加改变,在垂尾顶端,由歼十五的下切改成平直,尾椎加粗,并阻力伞由尾椎末端移到上方,使末端可以容纳后视雷达及较多航电设备。总之要求达到三翼面布局、无攻角限制以及全数位飞控。”(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