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终起祸端(1 / 2)
华阴城内一片混乱,自从董卓死后被夷了三族,牛辅就吓破了胆,一个劲的想着跑路。
其他两路守军,董越已死,自然也落入了牛辅手里,段煨虽然没死,可是他的华阴也在牛辅的掌控之中,按理说牛辅有兵有地盘应该不会害怕,可是他却整日过的惶惶不可终日。
不管李傕郭汜和张济他们三个怎样劝说,牛辅最终在接了朝廷下令解散西凉兵的命令之后竟然独自带亲兵胡赤儿五六人裹挟着金银财物开溜了。
如今段煨的华阴已经重新回到他的掌控之中,而安邑和渑池则仍然在李傕郭汜和张济他们手里。
牛辅跑了以后,李傕和郭汜还有张济他们三个飞熊兵的主要校尉就开了堂,三个人平起平坐的议事。
“稚然,你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牛辅跑了,朝廷下令让我们解散军队回家去,难道我们真的要解甲归田吗?”坐在李傕左边的郭汜问道。
李傕没有说话,坐他右边的张济先开口道:“朝廷已经打算让袁绍带兵来监督我们解散军士,我们三个还是趁早做打算吧。”
李傕皱眉不语,似乎正在思考郭汜和张济两人的话。
“报!”
一名飞熊兵风风火火的闯进了跪倒在地高声说道。
“牛中郎将被胡赤儿杀了,胡赤儿正带着牛中郎将的首级前往长安城内邀功!”
“什么!?“李傕和郭汜还有张济三人同时一惊,同时心中也开始打消了拥兵自重的念头。
“你先退下吧。“李傕挥了挥手说道。
待那名飞熊兵一走,李傕和郭汜还有张济他们就有些惶恐的坐立不安,牛辅身死,他们身为牛辅的旧部,自然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我们解散兵士各自回家吧!”李傕有些意兴阑珊的说道。
郭汜和张济尽皆默然不语,这个结果都是他们心中想的结果,可是真正要实行起来,却有些难以接受。
李傕他们的命令下去之后,飞熊兵和其他西凉兵都在收拾包袱准备走人了。
李傕和郭汜还有张济他们三个还在议事堂里,虽然下令解散西凉兵可是他们三个戎马一生,又怎会真的心甘?
“诸位请听我一言!“一个穿着直裾禅衣,头戴冠帽,腰佩玉饰的中年男子走进议事堂说道。
这直裾禅衣是东汉时期的便服,禅衣指的是没有里衬的衣服,袍服是有里衬的衣服,官服一般叫做曲裾禅衣。
李傕他们三个一看,这人竟然是原先段煨手下的谋士贾诩,段煨被牛辅夺了权之后,贾诩便在牛辅军中辅军,不过李傕他们和贾诩并不熟悉,也没多少来往。
“不知道贾校尉有何见解?“李傕开口问道,不过也是没有太大的兴趣。
“我听说长安城里的录尚书事王允大人准备对诸位干净杀绝,如今诸位抛弃兵士想要各自逃命,只需一个小小的亭长便能抓住你们。不如带众西行,收拾残部直奔长安,为董公报仇,如能成功则辅佐陛下一统天下,如若不成可再做打算。“贾诩说的头头是道,显然心中早已打好腹稿。
这贾诩也许在三国演义里没什么名气,可是在三国志里他可是曹操的前期重要谋士之一,甚至后来贾诩还支持曹丕称帝,而且他是曹操的谋士里唯一一个得到善终的人。
“好!“李傕一拍桌子说道,”就按照贾校尉所言,我们一起收敛残部,杀向长安,为董公报仇!“
朽木是内里腐坏,想要救治已是不可,唯有破坏,不破不立,这一计虽然会惹出许多事情,可是我的心思谁能懂得呢?贾诩看着李傕他们三个定下计划以后,心中暗叹。
很多后来的历史学家都说贾诩乱武,如果没有贾诩的计谋也许长安城也不会如此之乱云云,可是长安城之乱和东汉王朝的衰亡难道真的就只因为贾诩对李傕他们的一番建议吗?
整个东汉王朝其实现在已经是腐朽不堪,各地豪强林立,士族,官宦世家都在积极的积累自己的力量,他们一个个都想效仿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混战,割据一块地盘,朝廷对各地的控制力就如春秋战国的大周朝一样,可有可无而已。
而即使这样,朝廷内部一旦有人掌权却想的是清除对手政敌,怎样提拔自己亲近之人,王允解散西凉兵这一手根本就是一手烂招,有这样的人当朝,难道东汉王朝还有机会么?
无论是从那个方面来说,贾诩的做法无非是加快了东汉王朝的衰亡,加剧了天下的乱势,而这不过是一个导火线而已,不破不立,尽早破坏,尽早再立,这只是一个窥见未来形势的有远见的大谋划而已。
李傕、郭汜和张济他们三个又拉拢了李猛和樊稠两名校尉一起收拾残部,李傕他们采取了贾诩的计谋一面在凉州兵里散播王允想要大肆屠杀凉州兵的谣言,一面联络那些有意向的凉州将领。
而且李傕他们昼夜赶路,奔袭长安,务必使得王允他们来不及反应。
李傕他们对贾诩的计谋是言听计从,等他们到了长安城下的时候,各路过来的凉州兵马竟然达到十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