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我把青春献给你1(3 / 9)
点七公里。于是他对汉语“的““地““得“的失去耐心,完全可以忽略。
我不想原谅的是他的时间观念和对一件事的注意力。正处于创作状态,怎么还开着手机呢?世上还有什么更重要的事吗?还会有许多突如其来的人和饭局。有一天突然来了一个剃头匠。或者,第二天他会突然有事,当天晚上告诉你。放下手机时,赴饭局时,告诉你第二天有事时,他会表露些许羞涩和歉意,但并不影响他接手机、赴饭局和第二天工作的停顿。犹如两人正在追狗,旁边飞来一只鸡,冯小刚会说:朋友,停一下,让我先追那只鸡。这时存在两种情况,一,你去追鸡,狗说,我也歇会儿,还在原地等你;二,等你追鸡回来,狗已经跑出三点六公里。这种情况下,我告诉自己的是:忍耐,我一个人先跟狗玩会儿。
修改剧本的地点,一般会在北京郊区一个叫“马场“的地方。这里距机场较近,孤零零盖了几栋房,养着几十匹马,四处不见人烟。一到这里,我就想起了林冲发配。冬天下雪,城里的雪早化了,这里还是白茫茫一片。吃过晚饭,记得常到河边散步。暮色之中,要降落和起飞的飞机挺着大肚子闪着灯从头上擦过。散步时,有时半天无声,有时随意谈些与艺术和人生无关的话题。具体谈了些什么,高高低低,现在已经忘记了。只记得最近这次,当春天就要来临的时候,小刚看着远处暮色中拂动的杨柳,河面上升起的迷茫的雾霭,用老派知识分子的腔调朗诵道:又是一年春来到,杨花满天飘。
冯小刚这本书,是利用《手机》剧本创作和开拍之间的间隙创作的。时间紧,任务重,但它别具一格。与别的准自传相同的是,它同样讲述了过去的许多人和事,及与这些人和事的情感。物是人非,或物在人亡,送走和重新寻找的时候,感情是不一样的。与别的准自传不同的是,作者在面对往事胆怯和躲闪的同时,向我们叙述了这样一个道理:在“不“声中长大,会自己横刀立马,开创出另一条人生和艺术道路。冯小刚过去说过,过去盖起的宫殿中,没有他的位置,他只好在宫殿的旁边,另起炉灶,搭起了一间偏房。问题是偏房越盖越多,越盖越大,越盖越高,渐渐成了一个院落,它就成了另一座宫殿。前年崔永元出了一本书叫《不过如此》,我赞赏老崔在书中说过的一句话,写《不过如此》,是38年长成一根萝卜,现在一片一片切给大家看;现在我们读了冯小刚的《我把青春献给你》,像看老崔切萝卜一样,能够知道老冯家是如何在寸草不生的土地上,一砖一瓦盖起了另一座偏房、院落和宫殿。也有些像看动物,初看有些四不像,非狗非鸡,非驴非马,但它像麒麟哪。
在化腐朽为神奇的同时,冯小刚也善于化崇高为平庸,对于这本书,他在自己写的序中说,朋友,没别的,就是把我的青春献出去,逗你解个闷儿;那么作为朋友,现在我用这篇序,把解闷儿还给他本人。最后我想告诉他的是,朋友,别忘了,你面前还有一点七公里的路要走,古人云,行百里者半九十。
北京八里庄北里
好梦一场
1、《好梦公司》成立了。
主业是影视策划咨询服务,好像还可以干很多别的勾当,营业执照上一一都予以列出,印象最深的是最后6个字:
烟花爆竹除外。
公司投资总额拾万。有3位股东,分别是:王朔、冯小刚和彭晓林。王任董事长、冯任总经理、彭任财务总监。旗下没有群众可供领导,董事长每天也得自己擦桌子扫地。
王总踌躇满志,常对冯总和彭总说:今后公司只要卖出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就是几千万。后来果不其然,遇到过一家杂牌石油公司的老总,一眼认出我们是千里马,跃跃欲试将“好梦”一口吞下。我们激动万分还把一位知心的姑娘发过去卧底,希望一举将“好梦”卖给这位如意郎君。
后来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出了差错,姑娘没回来,伯乐也失踪了。
与王总相比,冯总和彭总则要小家子气得多,一心想着怎么把开办费扎回来。
2公司开业那天高朋满座。
说学逗唱影视歌三栖的头面人物基本全到,党政军警特也都有代表前来捧场。其到场阵容远胜于当下的“金鸡”盛会。
不知道是因为好玩,还是骨子里总是有点心虚,我们在装修办公室的时候,特意将王总办公的套间改造成了一间密室。从外面看上去,密室的门只是一个书架,其实下面有很小的轮子可以滑动,拉开才是王总的寝室。
意思是说,有王总不待见的人来访,我们可以谎称王总不在。
不想,开业那天我们兴致很高,几乎每位来宾与我们寒暄过后,我们都要邀请他们到王总的办公室参观,追着问人家:
你们能看出来这屋子里有暗室吗?
参观者都十分困惑,环顾四周找不出破绽。
这时我们便得意地,把书架轻轻一推,露出里面的密室。令众人目瞪口呆。一晚上下来,突然意识到宝葫芦的秘密已经大白于天下。
余下的日子里,熟人来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