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角色定位(1 / 2)
周易回到影视城后,没有去剧组,因为还有两天就是陆大有的戏,而且第一场就是同小师妹岳灵珊的重头戏,紧接着第二场,就是和李亚朋的对手戏,至关重要。
他跟沈兴浩打声招呼,就回到宾馆,对照着剧本练台词,同时更加爱深入了解陆大有这个角色。
陆大有,华山派掌门岳不群门下第六弟子,令狐冲的师弟,因为在华山派弟子中排行第六,又喜欢猴子,故人称其绰号为“六猴儿”,后死于嵩山派卧底劳德诺之手。
这个人物,只在电视剧中前半部分出现,在金镛先生的小说中,也是如此,不过他留给观众和读者的印象却是异常深刻。本身他这个人物顽皮、诙谐,一出场便让人捧腹不说,如果你想入了解下去,又会发现这个人物幽默中又不失正直坦率,和金镛很多小说中主要人物一样,都有着丰满的性格、象形,多数人都能在这个角色身上,或多或少的找到自己或者身边人的影子。
这也是金镛先生作为小说作者令人佩服的地方,只是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物刻画,便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而周易要做的,就是让自己的表演,也如同小说文字一样,引起观众的共鸣。
回头再说陆大有这个人物,如同现实一样,没有绝对的完美,动人的事物,总是带着遗憾。在金镛的笔下,他的结果是英年早逝,让人惋惜不已,不过陆大有死得其所,直到最后,也仍然忠心不二,能为常人所不为。
周易每每重温原著和剧本,都被陆大有这个师弟对令狐冲的忠肝义胆感动,在《笑傲江湖》中,陆大有只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在华山上他是令狐冲最好的朋友,书中描写陆大有对话居多,而且大都有侧面描写令狐冲的作用,但也把他对令狐冲的忠义刻画的淋漓尽致,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在侧面衬托了令狐冲这个人物形象。
戏里戏外,令狐冲能有这样一个好朋友也可以说不枉此生,也难怪令狐冲以为自己误杀了陆大有时悲痛欲绝要自杀殉友。
读者甚至有人感慨“交友当如陆大有”之说。
如此重要的角色,周易自然要认真对待,并将其饰演好。
周易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用表演来代替文字,如何让这个人物象形更加立体,可观赏性也更强。
首先,“笑剧”毕竟是改变自金镛先生的小说,所以为何了迎合“金镛迷”的需求,原著的人物形象是必然的参考,但同时周易又面临一个问题,所谓的“金镛热”缘起于香港,并且是限定的阶层,虽然同时期,大陆也有人推崇金镛的小说,但大陆金镛热真正起步则是在金镛系列小说被影视改编,走进了真正的收视群体,即老百姓的视野之后。
因此周易想要让这个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受到认可,必须要将其大众化,趣味化,这让才能被老百姓认可。
但如何做到大众化、趣味化?
周易苦思无果,隐隐间总是有一条线抓不到,蓦地他心头一动,影视资料馆内,关于角色演员表演的内容也解封了,不知道有没有关于刻画类似人物的解析。
里面的资料有很多,周易耐心的看了几本,直到一页一页翻到最后,忽然一个文件夹出现在最后一页,名字为《金镛小说人物设定手稿》,顿时吸引了周易的全部心神。
其中金镛小说中的267个女性,1541个男性,共计1808个人物竟然一一在列。
其中《笑傲江湖》中,有女性26人,男性156人,总计182个人物象形,陆大有赫然在其中。
周易激动的点开关于陆大有的人物象形创造,一张张用照片拍摄的手稿便出现在他眼前,他之前看过金镛的字迹,资料馆内的字迹竟然与其一模一样。
金镛先生的手记这样写道:“陆大有其人,活泼,外向、诙谐,略风趣,与令狐冲最为要好,处处以其为榜样,并心偏之,忠属愚忠,且目无他人,其中以久别重逢眼中独有令狐冲,视其师岳不群如无物,尤为深刻……”
总计下来有几百字,周易通读一遍,最后将目光落在一行字上:“陆大有其人早夭,何故?结怨劳德诺在先,心无防备在后,而究其原因,既如命相所言,性格决定命运。”
周易不禁感叹道:“金老先生能跻身武侠泰山北斗,甚至被通俗小说界捧上神坛,并不是偶然,果然有其独到之处,饶是一个小人物,也能刻画得如此丰满,并且符合传统的玄学命理。”
他虽然对玄学命理了解不深,但浅显的道理还是懂的,比如在村里的时候,人们时常说某某人性格太凶,又不能容人,最后终于吃了官司,被关了局子,再如某某人性格懦弱,没有主见,虽然人缘特别好,但总有人欺负他,最后还被人骗了……等等,其实很多书中刻画的人物,比如不服输的性格,最终走上成功之路,也是不自觉的符合了“性格决定命运”这一命理依据。
再三研究金老先生的手记,再通过结合现实,周易终于豁然开朗。
对于刻画陆大有这样的人物,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他的生命轨迹逆转过来,这个人物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