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回京(1 / 3)
第二天,周易和郭保昌踏上了赶往京城的飞机,为《大宅门》招聘角色演员和跟组群演。
招聘角色演员的工作由郭保昌负责,因为事先联系好了影视公司,过去进行面试就可以了。
而周易则是负责招聘五十个群演。
因为他这两天一直忙着前期准备工作,虽然有了大体的计划,但关于演员招聘的内容,周易还不是很熟,虽说招聘群演工作很简单,但周易还是不敢有一丝马虎,他计划是在飞机上向郭保昌取取经。
和郭保昌上了飞机,见对方拿着导演工作台本写写画画,一副专心致志的样子,想了想就没有打扰他,周易坐下后,便进入影视资料馆内,搜集关于演员招聘的相关内容。
招聘群众演员,是导演助理的必备工作,也是基本功,同时也直接影响剧组的拍摄进度,再加上其中有利可图,竞争异常激烈,只有和导演极为亲近的人才会任用。郭保昌直接任用新嫩周易负责群演的招聘工作,可见他对周易多么重视。
不过影视资料馆提供给周易的信息只有两条,第一条是维稳,第二是不抢镜,第三是有一定的专业精神。周易却觉得,招聘演员的工作肯定没有这么简单。影视资料馆提供的基本都是教科书似的纯理论知识,就好比观众知道导演、编剧是什么,负责什么工作,却不知道必要的工作之外又是什么一样。
再举个简单点的例子,很多人都知道作为影视剧的导演,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艺术素养,觉得有了这些,拍电影、电视剧都不是难事了。
但却鲜有人知道,无论在西方、日韩、港台,还是大陆,一个成功的影视导演,95%的工作都是在处理人际关系。
很多年后,执导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迷幻列车》、《惊变28天》等著名影片的导演丹尼?博伊尔,在《电影人杂志》刊登的论文中,分享过他作为成功导演的黄金定律,并且深刻探讨了导演应该是哪一种人,而根据丹尼?博伊尔的观点,导演应该是一个擅于沟通,善于交往的人。
没做过导演的人觉得这份工作其实就是一些行为动作,就像毕加索在一块空白画布上作画一样,但导演却不是这样。导演多数时候要解决的是如何处理团队成员的自尊、脆弱和情绪问题。一个能拍出荡气回肠电影的导演,同样能将自己团队里每个成员的情绪引至沸点,时刻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
再回到招聘群演的问题,招聘是行为动作,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招聘?
其实招聘工作的本质是识人,但如何成功识人?这是一个招聘工作者必备的素质,专业上说,如何保证你招聘的演员和上镜,符合电视剧的风格?化妆、服装只是一方面,最根本的还是演员的自身。
这便又回到了招聘工作者如何辨识演员自身适不适合电视剧的问题。
而周易恰恰不懂的是这些,也是影视资料馆远远不能够提供的,甚至周易还有一种预感,随着自己在这个行业越走越远,影视资料馆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小。
他不由得看了看仍认真工作着的郭保昌,微微一叹。
如果换做以前,他绝对不会打扰对方,但是忽然略有所悟的周易,觉得有些东西,是要主动争取的,主动去问,就有可能会打扰到对方,甚至被拒绝,但如果不去问,就连被拒绝的机会都没有,又何谈有所得?
未来是争取来的,而不是默默付出,等着上回馈赐予的,如果之前自己更主动一些,或许现在的自己,已经在“笑剧”混的风生水起了吧?
整理思绪,周易开口道:“郭导,你现在忙么,我想求教几个问题。”、
郭保昌噢了一声,将手里的稿纸合上,看着周易道:“是关于招聘演员的问题么?”
周易心头一喜,点头,道:“你是老导演了,在招聘演员的工作上,肯定有什么心得吧?我想取取经。”
郭保昌嗯了一声,沉吟一下,道:“其实招聘演员就是识人待物,心得体会倒是没有。”
周易有些微微失望,却又听郭保昌道:“不过诀窍倒是有一个。”
啊?
周易惊喜,郭保昌自得道:“这个诀窍帮助我结识了第五代导演,识人待物,也算是少有失误。”
“这个诀窍是?”周易有些激动了,若论识人待物,郭保昌的确算得上圈子里的行家了,仅仅从对方结实第五代导演,重用陈保国、刘佩齐,便可见一斑。
郭保昌笑道:“其实也没什么,我不过是受前人的恩惠而已。”周易认真的听着,郭保昌继续道:“你对‘大宅门’剧本那么熟悉,想来也知道白景琦出生,白家老太太找算命先生给他算卦那一场戏吧?是不是感觉那个算卦先生很专业?”
周易眨了眨眼睛道:“的确挺唬人的,但是算卦……”
“你想说它是封建迷信么?”郭保昌摆手道:“这东西是信则有不信则无,说它是封建迷信,也不过是人云亦云而已。”
周易微微一笑,也不好置评,以前他没有进入这个圈子,也不知道圈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