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祸事到了(1 / 2)

加入书签

刘辩看看众人。又看看刘备。无奈的一笑:“我想回许昌去看看弟弟。李将军能否和曹大人说说。”

李辉摇头苦笑。刘辩已经看清楚了形势。如今刘备成了丧家之犬。跟着刘备。迟早要死在别人手里。自己这个伪皇帝不做也罢。

何艳道:“陛下。不可。曹操是我大汉最大的奸臣。皇弟被曹操挟持。已经自身难保。千万不可自投罗网。我们还是去灵璧吧。至少刘皇侄谦谦君子。不会暗害你我。”

刘备低着头。既不说可以。也不说不行。陈圭一笑:“既然弘农王要去灵璧。刘皇侄。弘农王是你带來的。你就带上吧。”

孙乾还是跟着刘备走了。不过李辉一点都沒有觉得可惜。这种认死理。钻牛角尖的人。有好处也有坏处。留在刘备身边。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徐州城张灯结彩。庆祝新任徐州刺史陈圭继位。吕布心中不高兴。虽然自己是实际上的徐州第一人。可形式上还是陈圭说了算。吕布找到李辉。问道:“既然李兄弟将徐州城交给我。为什么还要任命陈圭为徐州刺史。”

李辉笑道:“吕将军可能找错人了。这任命徐州刺史的圣旨可是从许昌发出來的。”

“是吗。我可听说。李将军从许昌带回來的圣旨上。还沒有刺史的名字。是后來李将军自己添上去的。”陈宫皮笑肉不笑的看着李辉。

李辉道:“陈大人可算明察秋毫。不过陈大人可能沒有想到。这徐州陈家是个什么样的大家。沒有陈家的支持。恐怕吕将军也难以在徐州立足。我这么做。也是在替吕将军争取徐州世家大族的拥护。”

陈宫不说话了。他心里清楚的很。要向在徐州立足。沒有陈家的支持。以吕布的脾气和作风。很快就会被人算计。赶出徐州。

再次走出陈圭家。李辉看着徐州城。问郭嘉道:“奉孝。我们这次是不是有点做的过了。曹操是什么样的人。他得了徐州。我们将來要向再夺下來恐怕就难了。”

郭嘉道:“主公不要担心。徐州百姓在陶谦和刘备的熏陶下。视曹操为乱臣贼子。短时间内不会有很大的改观。只要我们速度够快。徐州不难拿下。”

刚刚回到驿馆。伊礼从常山來了。一见李辉。急忙从怀中掏出一张绢帛递给李辉:“主公。右军师让你立刻赶往长安。我们的细作送出消息。曹操已经准备要对付张济了。”

“什么。”李辉大惊:“曹操要对长安动手。”

郭嘉想了想:“曹操这招调虎离山果然厉害。趁着我们帮他处理徐州的事情。自己帅大军攻打长安。不但徐州乱了。长安城可能也会不保。主公不要犹豫。我们立刻去长安。”

沒有和任何人告别。李辉驱马直奔长安。到了潼关。潼关已经被曹操攻破。沒走潼关。李辉几人绕道。进入关中。直奔长安。

张济和樊稠在大堂上走來走去。急的团团转。张济问道:“樊将军。我们派往常山的信使还沒有消息吗。”

樊稠点点头:“我已经派出三波了。直到现在都沒有消息。我担心会不会是在半路上被曹操的人马截住了。”

“这可如何是好。”张济道:“李将军收不到我们的信。我看长安城危险了。”

樊稠沒有说话。张济又转了几圈:“如今曹操已经过了华阴。随时就可兵临城下。我们长安守军只有八万。如何应对曹操的十万大军。”

樊稠叹了口气:“现在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我现在就去渭南。想法设法阻止曹操。就算拼上我的老命。也要将曹操拖延到常山的援军赶到。”

“大可不必。”李辉带着郭嘉等人出现在长安城属衙门口。

张济、樊稠扭头一看。大喜过望:“哎呀。李将军。你可算來了。我还在担心常山援军不能及时赶到。你來了就好。不知将军这次带來多少人马。”

李辉往身后看了一眼:“就我们几个。”

“什么。”张济和樊稠同时一愣。

李辉道:“怎么。张将军和樊将军信不过我们几人。”

张济苦笑着摇摇头。李辉道:“二位将军不要担心。我和奉孝已经在路上商量好了。曹操既然敢打长安的注意。就要让他尝尝苦头才行。否则。他还会不死心的。”

张济问道:“那李将军觉得。我们现在怎么办。是否出城和曹操决一死战。”

“不不不……”李辉摇摇头:“不用出城。我们现在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投降。”

“投降。”张济和樊稠再一次被李辉搞愣了。

“投降。这怎么可以。虽然曹军强大。长安城坚固。未必只有投降这一条路。和曹操拼个鱼死网破也还是可以的。”张济坚决反对。

李辉一笑:“我军人少。不能和曹操硬拼。虽然借住长安城墙。我们可以抵挡曹操一段时间。总归不是长久之计。长安城地广人稀。死一人就少一人。曹操地盘人口众多。不用多少时日。曹操又有一队大军。所以我才说要投降。”

“哎。”樊稠叹了口气:“也罢。投降就投降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