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腾飞(一)(1 / 2)
刘巴。字子初。零陵人。祖父刘曜。苍梧太守。父刘祥。江夏太守、荡寇将军。刘巴少时就很有才干。远近闻名。刘表多次请刘巴出仕。刘巴皆拒绝。后來刘备也去拉拢他。刘巴以云游天下为借口离开荆州。到了幽州。
刘巴对李辉道:“主公要向在幽州立足。如今的做法已经齐备。如果还想再进一步。就需多多改进。”
李辉叩拜:“忘先生教我。”
刘巴笑道:“沒想到主公年纪轻轻就有此度量。比起那刘备可要强得多。我在幽州已经三月。走过很多郡县。所过之处百姓欢喜。官吏用命。为何百姓干活之时完全沒有劲头。“
“其实这些我也知道。可苦思不得其解。也问过赵大哥他们。他们说是因为百姓常年劳累。已经习惯。所以也就沒有了劲头。”李辉解释道。
“错。大错而特错。”刘巴板起面孔:“幽州军的士兵。杀敌之时勇往直前不及生死。比起百姓耕作这可是玩命的勾当。为何他们就沒有携带。”
“这……”李辉不明白了。
刘巴道:“我曾记得当年主公和皇甫嵩将军有过一句论断。天下人无不追名逐利。有些为名。有些为利。所以主公才建议对士兵采用战利品分成之法。从此之后无论是皇甫嵩的南军。还是主公的幽州军皆战无不胜。士兵用命。”
李辉点点头:“这个我知道。这和百姓有什么关系。”
刘巴道:“难道主公就沒有想过在百姓中也施行这种分成之法吗。”
李辉立刻开动脑筋。想了很久。一拍桌子:“先生是说。让百姓每年收获之后。只要交给官府一定的数量。其他的皆给他们。”
刘巴一笑:“主公果然有些本事。呵呵呵。何止那些种地的农人。还有商人。牧人。甚至那是生产兵器的作坊。等等一切场合皆可适用。只需要稍微改变一些方法而已。如此一來。他们自然努力干活。生产的越多。自己留下的越多。我保证不出三年。幽州定会成为天下最富的州。”
李辉点点头:“这的确是个好主意。打仗就是物资的消耗。有了东西。谁來打我都不怕。”
刘巴又道:“还有一点。幽州虽然地广可人口稀少。主公可放开北部边界。建立市场。并允许塞外牧民定居幽州。一來可以用我们的粮食换來外族的战马。时间一长。从经济上我们就控制了外族的命脉。这岂不比战争要好的多。”
“还有。”刘巴继续道:“大力扩展糜长史手上的商队。采购天下盐铁。如此紧要的物资一定要多多囤积。以防诸侯联合攻击。也要扩种幽州军士。做到随时可以出征。”
李辉仔细思考刘巴的这些话。不断的点头。过了很久:“先生所说的皆为良策。好像有一点不妥。”
“哦。”刘巴笑着问道:“有何不妥。”
李辉道:“先生也说了我幽州地广人稀。完成这些就需要大量百姓。沒有百姓。只扩充军队一项就不太可能。”
“哈哈哈……”刘巴哈哈大笑:“主公过人心细如发。一下就抓住了重点。”
“先生可有良策。”李辉急忙问道。
刘巴道:“一个字。抢。”
“抢。”李辉不解:“诸侯征战都有一个通病。所得俘虏。留下精壮。老弱病残或杀或埋。总之不能浪费自己的粮食。攻进城镇烧杀抢掠。甚至屠城。如此一來很多我大汉子民死于非命。有人说。黄巾之乱前。天下有人口五千万。而如今已不足三千万。一个小小的黄巾之乱就是两千万人死去。主公不觉得心痛吗。”
李辉道:“当年和追随皇甫将军讨伐黄巾军的时候。沒沒捉到俘虏。全部坑杀。先生说的我明白。”
刘巴道:“既然要杀。主公何不将这些人纳入自己的麾下。老弱病残可能无用。但生儿育女应该无碍吧。再过十年。幽州又是另外一番景象。那些百姓更不用说。救命之恩当大报。不出十年。我幽州人口过千万不成问題。带甲百万。挥师南下。还有谁可当锋芒。”
李辉当即伏拜在地:“先生大恩。李辉终身难忘。叩谢先生。”
全部幽州官员到齐之后。李辉正中的将刘巴介绍给众人。并封刘巴为将军府东曹椽。任命徐庶为左军师。同贾诩共领军政。
安顿了两人的官职。李辉让大家坐下。说道:“刘先生大贤。我李辉不知哪辈子修來的福气。得遇刘先生。真乃三生有幸。”
“不敢。不敢。”刘巴谦虚道。
“先生不必谦虚。”李辉看着众人道:“昨天夜里我和刘先生彻夜长谈。说了一些建议。今天就和大家讨论讨论。这第一点就是派人拜访各个诸侯。从他们手上将那些俘虏买过來。或者抢过來。总之无论什么用什么办法。弄过來就行。”
“二弟。这事恐怕不好办。”徐庶道:“咱们出面诸侯一定会提高警惕。时间一长恐怕招惹事端。”
郭嘉笑道:“我看这件事交给糜芳最为合适。”
李辉一愣:“你们就不问我为什么要这些俘虏吗。”
赵岩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