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腾飞(三)(1 / 2)
刘巴问道:“主公以为这天下间。谁最重。”
李辉道:“当然是百姓。”
刘巴点点头:“那百姓之中。那些人又最重。”
“农人。”李辉当即回答道。有摇摇头:“是商人。好像也不是。应该是士人。还是不对。”李辉自己把自己都否定了。
刘巴一笑:“其实沒一个阶层都有他们的作用。农人生产粮食。养活天下人。商人让货物流通。供应天下人。士人管理这些人。一面造成物资过剩。一面匮乏严重。所以都有他们的作用。”
李辉也一笑:“是这个道理。”
刘巴继续道:“那试问谁整的钱最多。谁又劳累。谁坐享其成。”
李辉道:“要说这坐享其成嘛。当然就是那些士人了。他们当官之后弄上钱。就买地置房。敲诈百姓。最辛苦的当然就是农人。挣钱最多的是商人。”
刘巴点点头:“如果能改变士人以土地赚钱。不自食其力的风气。农人有地种。商人也有钱赚。收他们的赋税自然沒有问題。”
李辉道:“这谈何容易。我已经想了很多办法。想要解决这个问題。终究沒有成效。虽然不是很严重。已经又有了土地集中的苗头。”
刘巴叹了口气:“这是自古以來的弊病。我有一发。不知主公敢不敢用。”
“说说看。”李辉问道。
刘巴从怀中掏出一根竹简。递给李辉:“主公请看。我的方法就是。将所有土地全都集中在主公名下。这整个幽州都是主公的地。无论官职大小。无论金钱多寡。严禁买卖土地。因为这些土地都是主公的。”
李辉狠狠的吸了口凉气:“这可行吗。”
刘巴道:“我们将土地分给百姓。按人头分派。他们只有使用权。而沒有买卖权。即便想卖也不可。这样一來农人们种地就向主公缴纳田租。这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主公说怎么收就怎么收。一成也好。八成也行。”
李辉摇摇头:“沒地的人尚且可以这样分给他们土地。而那些有地的怎么办。难不成去抢。这会人心大乱的。”
刘巴道:“主公认为现在幽州沒有地的有多少人。”
李辉想想了:“应该不少于八成。”
刘巴一笑:“这么做对八成人有好处。我们为什么不做。”
“可。……”李辉欲言又止。
刘巴道:“我知道。拥有这两成土地的人基本都是主公的近臣。或者久居此地拥护主公的忠臣和百姓。甚至主公自己可能还有不少吧。这些人沒了地。养尊处优的生活也就结束了。主公这么做会让他们寒心。”
李辉沒有说话。刘巴一笑:“呵呵。我原本以为主公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大丈夫。为了天下百姓甘愿赴汤蹈火。原來和一般的诸侯沒有任何分别。”
李辉想在心里努力说服自己。却很艰难。刘巴道:“主公想想。这样一來就一劳永逸的解决百姓被剥削被压榨的境况。主公常说民心关乎生计。为什么这个时候却要退缩。”
李辉转过身來。问道:“将这些人的土地收了。他们怎么活。”
刘巴急忙道:“他们有手有脚。一來可以自己耕作。二來他们还有俸禄。三來这些年他们积攒的东西。完全可以用來经商或干些别的生计。如果他们被活活饿死。那也只能说明这些人不堪大用。”
李辉道:“先生再说说。这农人有了饭吃。其他人呢。”
刘巴微微一笑。知道李辉已经默许。说道:“农人能吃饱。吃饱后就要吃好。需要购买的东西自然就多了。那商人的生意也就好做了。生意好了。缴税自然不是问題。至于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我看就……”
“好吧。”李辉一咬牙:“那就这么办。明天我就和他们说。这件事我亲自來。”
刘巴点点头:“这样最好。换无论是谁。都不敢干。也干不好。”
第二天。李辉一宣布这件事。整个庄主府乃至常山城都要炸锅了。一波接一波的人。纷纷來到李辉家里。询问这是谁出的坏主意。李辉还算仁义。沒有将刘巴给卖了。一口咬定是自己想出來的。并且分析了各种好处。
周仓是第一个响应李辉号召的。他拿着自己家的田契。当着众人的面交到李辉:“主公。我周仓是个粗人。治理地方的事情我不懂。不过我相信主公是为了百姓好。我也是穷人出身。知道老百姓的日子不好过。从现在起。我周仓名下的八百三十顷土地。全都交给主公。”
李辉拍拍周仓的肩膀:“好兄弟。”
第二个就是赵云:“二哥。我家的地可能是常山城最多的。我大哥不再。他去赵国丈量土地去了。今天我也交了。一共三万一千三百二十顷。”
这两人。一个是李辉最信任的人。一个是李辉的义弟。其他人还有什么可说的。从常山开始。整个幽州一夜之间有关咒骂李辉的传闻传得到处都是。不过这也是一小部分人。一般的老百姓心里最清楚。李辉这么做完全是冒着很大风险的。这些都是为了他们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