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烹小鲜(1 / 2)
筹备登基大典的工作不是已经容易的事情。很多事情都需要李辉拿主意。在皇宫正殿旁边的一个小房子里面。李辉看着贾诩等人忙碌。也帮着解决一些需要他处理的事情。整整一天和一帮子手下在为登基的事情张罗。
“主公。如今大事已定。唯有三件事情我们不好拿主意。需要主公來决定。”贾诩走到李辉跟前。将一摞子竹简往他面前一堆:“一为国号。一为都城。最主要的还有第三件。那边是大臣的任命。我们写了一个名目。主公可以看看。”
李辉打开那一摞子竹简。第一个名字便是徐庶。按照贾诩众人的意思。徐庶为丞相。协助李辉处理所有军政大事。第二个便是赵云。认为大司马、大将军统领天下兵马。只看了这两个名字。李辉便将竹简合上。不再往下看了。
贾诩问道:“主公可觉得不妥。”
李辉笑了笑:“观大汉的衰亡。主要的一点便是因为皇帝昏庸。我一直就在想。难道就沒有一个方法能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即便沒有皇帝。这个国家也能运转如常。即便皇帝昏庸也不可胡乱指挥。只有这样这江山才稳。社稷才能久远。当然我也不能保证我的子孙各个都是明君。也许会有某一个昏庸之人上台做皇帝。但是我可不想看到如汉朝这般天下大乱的结果。”
李辉提出的这个问題。已经超出了贾诩几人的理解范围。自始皇帝称帝一來。皆以天子是天下之主。天子所言便是金科玉律。天子为至高的存在來教化万民。按照李辉的这样的说法。皇帝可有可无。皇帝的权力也要遭受限制。这怎么可能。这不是为手下谋反打下一个基础吗。
鲁肃道:“主公。皇帝乃是天之子。万民敬仰。即便他做的不对。做臣子的应该死谏。如此限制皇帝可就为那些别有用心之人找到了谋逆的借口。也让那些人可以不经过皇帝集聚起大股的力量。”
李辉急忙摆摆手。摇摇头:“不不不。你们都沒有明白我的意思。既然皇帝的权利都要限制。其他人自然也要限制。即便他们想做大也沒有这个机会。刘巴先生曾经和我有过一次长谈。我从他的话语中悟出一些道理。凡亡国者无怪乎三点。第一皇帝无能。第二武将手握重兵。第三文臣权倾朝野。你们先想想有沒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題再说任命的事情。”扔下这么一句话。李辉带着文丑出了大殿。
來到常山的街道之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连绵不绝的买卖。叫买叫卖之声不断响起。李辉信不走进他常去的一家酒馆。店小二一看认识。急急忙忙将李辉让进二楼的一个雅间之内。店掌柜亲自过來招呼。
不用李辉吩咐。小二下去准备一些李辉爱吃的酒菜。店掌柜就站在李辉旁边伺候着。见李辉气色不太好。陪着笑脸问道:“爷。您今天怎么看着不高兴。”
李辉淡淡的一笑:“是有些烦心事。來。陪我喝几杯。”
店掌柜也不客气。就在李辉的下首做了做了下來。小二端上酒菜。摆好退了出去。将房门关上。店掌柜亲自给李辉斟酒:“我可听说过几天就要举行大典了。我们可都盼着呢。这么多年。您护着我们比别处过的都踏实。只有您才配在哪皇宫里住。别人谁都不配。”
李辉仰头喝了一杯:“我今年都快五十了。做不了几年。等我死了。你们……”
“谁说的。皇帝都是万万岁。别的皇帝不是。爷可一定是。”店掌柜有些急了。
李辉笑了笑。朴实百姓的话听了总是那么舒心。也许店掌柜是故意这么说的。不过李辉也高兴。至少他们百姓的心里沒有落下什么大的骂名。
店掌柜陪李辉喝了一杯。李辉突然问道:“我每次來。你都陪我喝酒。不用照看生意嘛。”
店掌柜一笑:“我有三家店。常山一家。陈留一家。在建业也开了一家。还想在成都、长安都各开一家。天南海北的我一个人怎么照应的过來。”
“哦。那你怎么保证这些店的生意。”
“呵呵。在我们商这个行业中。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很有经商的头脑。却苦于沒有本钱。我便请这种人做哪些分点的掌柜。当然每年从分店的盈利中拿出一部分奖励他们。他们自然就使劲的干。因为给我挣的越多。他们拿的也就越多。”
“你就不怕他们从中作梗。私分店里的收入。”
“这个也不是沒有可能。所以我每年都要查一次甚至几次帐。发现问題及时补救呗。这和做官一样。地方官统治地方。要收朝廷的管理。不也一样。”
李辉一愣。略一思索。哈哈大笑:“对。对。一样。一样。”
两人越说越投机。店主也沒有什么好隐瞒的。就将一些经商里面的秘密全都告诉了李辉。李辉听的津津有味。店主道:“还有一个办法。就拿一家店來说。虽然都由掌柜的全权负责。可为了保证酒菜的质量。后厨的大师傅都是我从常山派过去的。他也有一部分的奖励。账房先生也是我派的。另外前后分开。做的一拨。卖的一拨。做东西的帐要和卖出去的帐要严丝合缝。倘若出现问題。这里面肯定有问題。……”
这顿饭李辉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