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结课论文(3 / 3)

加入书签

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出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做到自给自足才不会在国际上受制于人’、‘农民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在是到了该他们享受改革开放发展成果的时候了’……我对你能够这么深入的关注和研究农业问题感到欣慰啊!现在的官员都在想着怎么出政绩、拉投资,对‘三农’问题的重视远远不够啊……不过你的论文中有些措词可是有问题啊!国家并不是不重视农业问题……”

听着黎敬连对自己论文的评价,于江海的额头渐渐渗出了汗珠:有些地方自己故意措辞严厉,就是想引起高层领导的关注,现在看来是有点弄巧成拙了,自己的小技俩被黎敬连一眼看破,难不保投到党报或者其他杂志上之后被认为自己是投机取巧之辈,那时候就真的得不偿失了啊!想到这里他急忙点了点头说道:“黎老教训的是,江海做事确实欠缺考虑,有点鲁莽和自以为是了!”

黎敬连哈哈一笑说道:“以你的年龄和阅历,能够写出这样的文章已经是奇迹了,况且年轻人嘛,冲动是肯定有的,没有冲劲的年轻人岂不是成了暮气沉沉的行尸走肉了吗?”接着他又有意无意的透露了一个令于江海震惊的消息:“前几天和褚副总理通电话的时候他就说了,“三农”问题将会成为未来十年甚至更久我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啊!国家正需要你这种理论水平高、有能力、又真正关注农业问题的官员啊!”

于江海的心中震动不已,自己之所以把文风写的这么凌厉,就是想着能不能得到褚副总理的青睐。褚廉明是从基层岗位上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对农民有着深切的感情,又喜欢干实事、做实事的官员,还有就是他和方家的关系还算不错。不过听黎敬连这么一说,自己还真的有点弄巧成拙了!

“黎老,我回去把您指出的地方都给修改一下,再请您把把关!”

“嗯,好,我看你这篇文章发表出去不成问题!”

转过天就到了快要结课的时候了,于江海等人的论文都已经交上去三天了。

这天班主任邵红耀突然宣布十点在党校小礼堂集合,省委于志远部长要亲自给这期培训班的优秀学员颁发结业证书,班里登时就沸腾了,学员们的眼中都露出了热切的目光!

还是同样的礼堂,同样的一群人,同样的位子,只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很多人却已经是不同的心境了。比如说段池,这次他却已经不敢再大马金刀的坐到五个人的中间了,不过于江海却执意要坐到最左边的位置,他才如坐针毡的坐下,心中却是百般滋味。

随着申良才充满笑意的声音,省委组织部长于志远在众人的瞩目中向于江海等一共十名优秀学员颁发了“优秀学员证书”,同时于江海还荣获了“优秀班委证书”,可谓是今天最为风光的人了!

于志远一脸亲切的笑容,握着于江海的手中气十足的说道:“于江海同志,恭喜你!”于江海急忙表示感谢。于志远对于其他人则只是一脸职业的笑容说着“恭喜”,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个最年轻的学员已经在省委组织部长的眼中留下了好印象,可谓是前途无量了啊!

于志远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却是几人欢喜几人忧愁了。随着班主任邵红耀不带感情的通报着每个人的成绩,那些最终被评定为“差”的学员顿时哭丧起来了脸。这个学员等级评定太过透明和公正,又在省委组织部长的关注之下,他们想搞一些小动作也搞不了,只得接受这个现实。

晚上的散伙饭,于江海竟然请到了黎敬连和邵红耀,更让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了!临走的时候,黎敬连把于江海叫到一边告诉他:“江海啊,你的那篇‘浅谈三农问题’过不了多久就会在内参上出现了!”

内参,顾名思义:内部参考。是指那些不公开出版发行的、在政府高级干部之间传阅的具有重大意义的刊物资料。

于江海自然知道内参是个什么样的刊物,不过他显然没有料到这篇文章对他以后的仕途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此刻的京城,一个不起眼的小院里,一个带着老花镜的老人,手中拿着一份刊物,看着第一版上的一篇文章出神。透过灯光可以看到标题的下方有六个小字:齐鲁省于江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