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卧虎藏龙(1)(1 / 2)
沈阳皇宫,议政殿内,有三个人围坐在一张圆桌旁,正商量着军情大事。
一位三十多岁的年轻人,英姿俊俏,看到手中的电报,愤然站起,大怒道:“想不到这个蒋介石如此不讲义气,我欲借兵二十万共驱日寇,他竟然以正在剿灭共、匪搪塞,只管提供枪和钱,那管个毛犊子用!当年要不是我在中原大战上助他一臂之力,他能活蹦乱跳到今天?!”
左手边一位白胡子老头,眼戴白金老花镜,一副学富五车,颇有才学的模样,他劝道:“少帅,且息怒,此事或许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少帅没好气道:“好事?哼,我倒要请您给我分析一下,此事是怎么个好法!”
白胡子老头道:“其一,少帅抵抗日寇,可获民族英雄的美名,将来必能流芳千古;其二,蒋介石管提供钱和钱,咱们借着驱除外辱的名义,招兵买马,便可壮大咱们的实力;其三,东北沃野千里,矿产丰富,且又是你父亲亲手打下来的基业,而大帅又被日本人炸死,国仇家恨,怎么说也要打!而其还可以借此机会,扩大地盘。少帅,你说这样,算不算好事呢?”
右手边一位五官紧凑在一块,长着一个大大的酒糟鼻子的人道:“少帅,请三思!”
“汪军师,看来你有不同的看法,说说。”少帅道。
汪军师道:“切不可轻言开战,否则恐有倾覆的危险,我想说以咱们的实力与日军相比有三不如,一是兵不如他多,而是枪不如他利,三是心不如他齐。”
“心不如他齐?”少帅不明白,“汪军师,前两个我明白,但此是何意?”
汪军师笑道:“少帅,您觉得咱们中华民国是统一的吗?”
少帅略微思考,便明白他是何意,不过嗤笑道:“难道要直接投降,做他奶奶的亡国奴吗?”
汪军师道:“不,我的意思是不抵抗,存实力,退关外,再东山。”
汪军师的这番计策倒是很符合少帅的脾胃,只是不抵抗,怕会被广大人民戳脊梁骨,永远也站不起来。汪军师也看出少帅的心思,于是再出主意道:“为了掩饰一下,咱们可以小打几仗,以塞人口,这样岂不是完美?到时候把黑锅推给蒋介石,而少帅您名利双收,逍遥快活,真是大大的好事儿!”
解决最后的担忧,少帅拍下板子道:“那好,就这么办!”
白胡子老头露出难以掩饰的失望表情,站起来,想再说几句,可是少帅道:“吴军师,无需多言,我主意已定。”吴军师颓然坐下,眼角流下伤心泪,叹道:“大帅,吴某对不起您,保不下这块基业啦!”
因为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九省相继落入日寇手中,区区一个多月,百万平方千米的大好沃土,就这样丢掉,那是祖宗传下来的,就这样丢掉,让给外人,那要比贾似道的行径更加恶劣!
南京国民政府官邸,窗外是严寒大雪,而屋内有一个人的心情却如六月的天气。
蒋介石愤怒地扔出手中的报纸道:“岂有此理!岂有此理!好你个张学良,竟然无耻到这种地步,枉我一个多月给你送钱,送枪,我是真的看错你啦!”
“委员长,有人找您……”此时,秘书小张刚好推门进来,报纸打到他的身上,他灵活地捞起报纸,放回桌上,“委员长,您消消气,气大伤身,什么事儿惹您大动肝火?”
蒋介石轻叹一声,指着桌上的报纸道:“你看吧,报纸头版,一看你就明白。”
秘书好奇地展开报纸,一目十行,理解详情后,替蒋介石鸣不平道:“张学良自己不抵抗,白白送给日本人东北九省,还伪称是奉您号令,实在是太过于无耻!”
“别说了。”蒋介石摆摆手,“事已至此,多说无益,哎,你刚才说谁找我?”
秘书道:“唐书记有事禀告。”
“快请!”蒋介石道。
秘书退至门后,打开房门,冲着走廊喊道:“请唐书记进来!”然后便立在一旁,不再说话。不一会儿,门就被敲响。
蒋介石道了声“请进。”
门“吱”的一声打开,只见一位约莫五六十岁的男人,他着一身绿色中山装,两鬓斑白,佩一副黑色墨镜,拄着文明棍,慢慢走进来。蒋介石一见到他,脸上立刻浮现出久违的笑容。蒋介石道:“唐纵,想必今日前来,你定是有好消息要告诉我。”
唐纵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
蒋介石奇怪道:“你这是何意?”
唐纵轻叹一口气道:“禀告委员长,经过多方查询,有关太平天国宝藏的事儿已经探得一些消息,只是……”
蒋介石大喜道:“什么消息?快快说来!”
“是……”唐纵从上衣兜里拿出一方笔记本,手指沾了些口水,迅速地翻到一页停下,清了清嗓子报告道:“同治三年,西历的1864年,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城被湘军攻破,幼天王率领贾、王、史、薛四大护法和天王亲兵杀出重围。后来,在清军的围追堵截下,幼天王最终在江西被捕,从他身上搜出天王玉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