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五十手(1 / 2)
历来修行一途讲究的都是磨石之功,循序渐进。最忌讳的就是投机取巧拔苗助长,这种人往往一时风光最后都不得好死。
一般而言,根骨,资质,机缘都尚佳者一年一品已是极限,而眼下赵白羽不过百日,就接连跃升两境,修为真正一日千里,实在不可按常理揣度。
只是观其体内气机却不虚浮,灵蕴反而愈发的浑厚,算是真真切切地入了术士二品境,毫无水分。
静坐了一夜的赵白羽对此不喜不悲,第二天一大早依旧雷打不动地去听风崖吞紫服气。等蕴养完泥丸宫的阿修罗,再捉刀跃入冰冷刺骨的深潭中,开始练刀。
同样是练刀,但不再是之前的五御式,而只是另一种刀式,只有单单的一刀。
刀式极慢。
左手刀,以刀尖为点,用术法气机流转方法在刀身蕴力。继而以九宫八卦术开始画圆。
潭底隐约小雷。
这脱胎于魏国五御刀经的一刀,又带有李义安以武论道时所讲的九宫八卦中以气叠势,层层刀势凝而不散,在刀圆画成时,赵白羽心底默念‘守拙’,左手刀寸劲一吐。
水中炸青雷。
刀身前猛然炸出方寸三尺的大圆,滴水不进。
守拙。
一刀已窥得天道。
池底赵白羽双目花开,似笑不笑。
只是这一刀守拙对气机的消耗着实恐怖,赵白羽本来能龟息六个时辰,一天只挨一剑,如今却熬不过两个时辰就得浮出。
听风崖云烟缭绕处,柳扶瑶这百日来每天都静坐于此,或许是每日静坐都能悟道,出剑也往往心由所至,全无剑招约束。
这样一来,出剑则更加的神出鬼没防不胜防。赵白羽刚浮出水面就一面拼命呼吸,一面紧握左手刀时刻提防着柳扶瑶莫名其妙的一剑。
只是今日不知为何,等赵白羽浮出大半个身子,望向石莲上白衣女子时,她仍旧没有出剑。
赵白羽神色愈发忐忑,生怕柳扶瑶不按常理,在他背后神不知鬼不觉地给来上一剑。这个剑痴可不管你是不是什么大乾帝脉,有没有强大的势力,她关心的只有自己手中的剑。
紫电青霜已握二十年。
何日悟道得长生?
她冷眼瞥着潭底悟出守拙的赵白羽,身边飞剑轻吟。
青峰观擅长御剑,门人弟子不过七品便可御剑而行。观内最最玄妙的太上御剑术说:御剑千万各有妙法,然则以臂挥剑,固可杀人,远非剑道,下乘。以气奴剑,飞剑而走,失之神意,中乘;以神铸剑,孕剑元,育剑灵,御剑横空,为道,上乘。天下无物不是剑,无剑不可为吾所用,上上乘,无上妙法矣。
这是一部集术道两家大成者的剑道秘籍,字句大气磅礴,属于提纲挈领那一类的经典,柳扶瑶五岁能识字时便日夜参悟此书。
师父曾说过自己是上一代剑冠的兵解之体,一辈子就是以剑度日的命。她不去想其中因果,只是怀抱着紫电青霜一心参悟剑道。山上一些勾心斗角的龌龊事都不去想,谁做观主,谁掌玄离都与她无关紧要,一心修剑,到如今也才不过修到以神铸剑的上乘剑意而已。而那潭底少年,方才一式守拙,竟然却是窥得了剑道上上层的门槛。
好一个剑胚。
剑痴眼神熠熠,手指隐隐跳动,约莫是想着御出一剑。
赵白羽眯眼望着她,这才觉得这个女疯子,不出剑时还是蛮可爱的。虽是一张冷脸,身段又被道袍遮住,但怎么看怎么觉得是有八十文的姿色。
太子,公主。
同样是天潢贵胄,可柳扶瑶的一身气势绝对甩他十八条街。他也就是当初在镜湖旁引起万鲤跃湖时,才真正算是太子殿下。
眼下柳扶瑶迟迟没有出剑,赵白羽换气够了,也就不自讨没趣停在那找打了,身子一沉,又继续去潭底练刀去了。
一般而言,不管是那些超脱世俗的仙山福地,还是一些江湖门派,甚至最不入流的九流之末,都将自家的门派传承视为头等大事,慎之又慎。三千法门中,即便是最基本的筑基培元的入门秘籍,也都是由祖辈先贤亲笔抄写,一代秘传一代。而且更有甚者,多半都会故意在字句上让人横生歧义,若非是门内正统传道授业解惑的前辈,门外人即便得了秘籍,也是无头苍蝇,无从下手。否则世间秘籍无数,一些机缘好的人总能得到一二,但除去几个资质逆天的外,更多的都是不知所云,甚而走火入魔不得好死的也不在少数。
赵白羽能够自行在五御刀经和李义安的书卷中领悟出契合大道的一刀,实在是匪夷所思。
这一日赵白羽练刀浮水换气三次,剑痴只是在莲石上冷眼看着,不出一剑。
赵白羽摸不着头脑,却也不过多去想。潭底练刀百日,他能够皮骨被打熬出七八火候,隐约摸到二品武夫的门槛,除去是在水中龟息练刀的因素外,更多的则是剑痴每天那神出鬼没一剑,牵引他的气机所致。
当初赵白羽身受她三剑创伤,想着拼死也要使用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