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拔刀当归(1 / 2)
(不好意思,因为学校开学迎新去了,中午又喝了点酒,所以一直写到现在才写出一章来。真对不起。)
赵白羽左手妖月起炸雷,刀势凌厉无比,直扑向马上将军刘同。
两人相距不过三丈,中间又无余物阻挡,赵白羽出刀挥刀,不过一瞬间的事情,眼见着三尺刀锋的炸雷即将靠近马上将军,炸去刘同的一颗脑袋,这位方才赵白羽握紧无锋起就心有戒备的从骑校尉腰上长刀猛然出鞘,手腕寸劲爆发,画出一个扇形圆弧,挡在炸雷之前。他身后五骑也同时长矛刺来,抵在刀身之上,阻住妖月一往无前的来势。
赵白羽左手单刀,冷笑一声,妖月卷炸雷,气机一炸再炸,雄厚的气机在四周爆裂而开,刘同首当其冲,手中那柄军部特制的长刀顷刻断成两半,虎口震裂。而他身后明显修为不济的五骑,不但身上白甲被炸的支离破碎,更是口吐鲜血不止。
赵白羽一刀之威恐怖如此。
刘同和身后的风骑都有些惊讶,但一些风骑讶异过后,眼睛都分明一亮。确信了赵白羽不是世家子弟的念头,方才他那一刀与八百重甲身上的刀伤如出一辙。
辛苦九日终于等到此獠,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
风字营战意沸然。
也不等赵白羽提气换气,他刚一刀挥完,刘同身后立时有一名骑兵握矛冲刺而来。虽说是风骑,比不上重甲浮屠的冲击之势那般恐怖,但风骑甲士胜在骑术卓然,策马时总能让自身最大程度地借用到马匹的冲势,再加上动如奔雷般的速度,照样得有多少几百斤的冲力,这种状态之下,完全能够冲杀一名两品武夫。
那名急着立功的风骑明显是个军中好手,在离赵白羽相距不过二十步时,整个人的精气神已经蓄势到了顶点,眨眼过后十步外挡在刘同身前,凶猛提矛,就是朝身形倒退的赵白羽一刺。
长矛丈八,有虎牛之力。
赵白羽嘴角勾起,暴退的身形一止,左手妖月归鞘,偏头让过对方的丈八长矛,右手握剑无锋顺势架住长矛,左手快速拈诀,扣指离震,身前一道火雷炸在踩踏而来的高头大马脖子上,连人带马都被这道家神鬼一击往后推出五六丈外,人马当场而亡。
赵白羽无锋在对方脱手飞出的长矛上一敲,长矛轻巧地绕体一周有余,被赵白羽一个抬腿,踢向被风骑护住的刘同。从骑校尉身前一名风骑躲闪不及,直接被长矛点中,刺透整个头颅,当场死绝。
刘同皱了皱眉头,看着身形掠过来的男子,心里微微的发慌。这些年江湖儿郎在军部都有名册,却不知这一佩剑挂刀能使术法的男子,是哪一号人物,哪里来的如此修为。
顷刻之间连折几人,风字营的九十三名风骑不仅不惧,反而愈发的目光灼灼,战意滔天。
即使你是武夫九品又如何?杀我同袍者,我必杀之。
赵白羽近身不过十丈。
七品武夫刘同这才抬起手,一支烟箭射出,身后五人一排的风骑顿时分成两部,一部分成十列,冲阵在前,一部张弓在后。这等战阵是专门用来对付一些个桀傲不驯的江湖人士,被车轮而死的武夫不在少数。没成神仙以前,即使天象境也有人力穷尽时,更何况是一介远没有到金刚境的武夫。
距离十五步时,刘同虎目一沉,冷血道:“射。”
箭雨如飞蝗,扑面而来。
风骑风骑,讲究的便是轻甲轻弩轻箭,虽仍有射虎之力,但不是重箭破灵,对赵白羽威慑自然不大。
只见他身形不退,仅仅是脚步一停,拈指坤艮,不动山,一座金色大山被他御来,护在周身。
天上羽箭不入分毫。
赵白羽妖月蓄势不出,右手无锋却是猛然出鞘,一式从兵书悟出的千钧,有十万雄兵拔刀之势,剑气铮然破甲二三后,角势刁钻地飞向刘同。
在战阵之前的刘同神情剧变,身体后仰贴紧马背,剑势煌煌掠过,毛发皆炸,可怜他身后两名风骑连人带甲被撕的粉碎。
能够使用术法的武夫。刘同不再奢望弓弩手能够阻挡赵白羽,也不退半步,率先冲杀起来。风字营虽又有五人阵亡,但骑阵丝毫不乱,足见凉州军风采。
铁蹄阵阵。
赵白羽一连破去十几甲,眯眼望向披风腥红的中年武将,眯起眼睛,不动声色地折了轨迹,朝他直扑而去。
刘同手里一杆长枪金乌,与那柄被妖月断去的足赤俱是军部精炼而成的,金乌八十五斤,刘同尽力而为可一枪裂十甲,不可不畏霸道。当他看到这名公子相的年轻武夫身形临近时,竭力运转当初从王家得来的《游鱼三十二相经》,躲过赵白羽无锋剑的刁钻剑势,趁他体内气机老去一口新气未生之时,这才瞅准间隙补上一枪,直刺他心口。
金乌枪头寒光一点,约有破空之声。看似是直直一刺朴实无奇,实则刹那剧颤,锋芒无匹。这是刘同杀敌自悟的枪法,无数次战阵厮杀都有不知底细的敌人给震落兵器。
赵白羽六品武夫气机运转,左手一弹,荡开长枪。也不给对方再度提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