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走马观花(1 / 2)

加入书签

第二日用过早膳,赵白羽在陈再道身上画了一道保命的符篆后,这才让这个年轻的谋士去查探青州的地貌。

等了一会儿,名叫长生的小孩才过来怯生生地敲了敲房门,赵白羽将腰间的妖月刀留在屋内,转而佩剑无锋,着一袭锦袍,那见世面不多的长生见挎剑后的赵白羽,只觉得这公子英姿勃勃,气宇轩昂,又是一阵孩子气的羡慕崇拜。

赵白羽收拾妥当,道:“骑马看神仙去。”

客栈的老板娘眼毒,早先一眼就看出那两匹白马是万一挑一的神骏,不敢怠慢,吩咐一名下人专门在马厩那边守着,生怕出了什么纰漏,没从那两位富贵公子身上赚出银两,反而还要赔掉半座客栈。

那伺候马匹的下人自然也是眉眼通透之人,眼见着赵白羽和小长生而来,猜到几分缘由,但没敢多问什么,只是讨好地扯开嗓子吆喝一声赵公子。赵白羽知道这是不成文的规矩,随手掏出一块碎银丢过去。

那约莫三十多岁的灰衣下人两眼放光,在袖子里偷偷掂量一下斤量,乖乖,赚大发了,才吆喝一声就抵得上半年的工钱了,真是财大气粗的主。这下回家后家里那位婆娘还不得高兴死,指不定还能用小嘴儿吹上一吹呢,这中年男子顿时脸上的笑意愈发地谦卑,一边打开马栏,一边啧啧称奇道:“赵公子,你这马可真稀奇,一般马草看都不看一眼,就算换了上等的精粮,它们也才勉强吃上几口,真是大富大贵人家的牲口,比咱这些下贱胚子要精贵多了。”

赵白羽微微一笑,没有再打赏他什么,吝啬未必是美德,但挥霍终究是恶习。牵出一匹白马,将小长生托上马背,牵着缰绳,走向院门。

**掌柜恰巧经过院中,手中拿着一个用竹子编制成的竹蜻蜓还有一柄竹剑,都是些小孩玩意,抬眼见到这副场景,一脸惊愕。

赵白羽望向那身材极好,穿着却不妖娆反而是有几分素雅的女子,笑道:“掌柜的,听说青州有一座神仙宫殿,咱也想去沾沾仙气,就请小长生给带个路,绝不给你添乱子便是。”

少妇瞪了眼在马背上扮鬼脸的儿子,知道肯定是这孩子对学神仙本事念念不忘,这才央求这位公子带他去的。她亡夫死得早,一直与儿子相依为命,自然不希望长生有什么闪失,但赵白羽气度非凡,再加上是长生的生日,她实在不愿意扫了儿子的兴致,没有过多说什么,只是对赵白羽施了一个万福后柔笑道:“奴家谢过公子了。”

赵白羽笑了笑,出了院子,翻身跃上马背,将孩子护在怀中,策马而去。

长生兴奋喊道:“走喽,看神仙去喽。”

美少妇依着院门,望着一骑绝尘而去的影子,不知怎么就流下两行清泪。

虽说如今是清明节气,但青州城却依旧人声鼎沸,不闻悲声。反而是一些盛装出行的读书人数不胜数。青州城中有一条青花河,虽名字有些俗气,但风景却是旖旎流媚,两岸青楼林立,平日里为了招揽恩客争芳斗艳,好不香艳。今日却一改风气,全都衣着简约大方,都在青花河的花船上摆开架势以文会友,一旦哪位才子能做出佳文,便有平日难得一见的红牌请他去最大的花船,畅谈风月,共度良宵。是以每年清明前后,总会有大批的读书人来此渴望能够名利双收,因而青州的青花诗会流出的绝妙诗文不胜枚举,这历来都是为文坛一大美谈。文坛浪荡子李牧就有“十年一梦青州里,赢得青花薄幸名”说尽其中滋味。

青州城同凉州一样,都是属于北武侯的辖地,这位春秋一等一草莽出身的武夫掌管青、凉、沧三州之后,便形成一个传统,将校被贬,或者养老,都愿意搬到北武侯居住的青城,久而久长,青州城除去有不输风流才气的青花河诗文外,更是孕育出勾离都无法比肩的尚武风气。权贵人家的十岁少年就敢当街杀人,大小纨绔每日都有血溅满地的冲突,百姓早已见怪不怪,更何况北武侯坐镇青州城,功勋豪门也不敢过分,大多摩擦都是世家与世家,豪族对豪族。如此一来,青州城的世家子弟多半英武,绝少有胭脂气重的无良纨绔,大多能够上马挽弓奔袭杀蟊贼,就连女子也都英气逼人,不爱红妆爱戎甲。

小长生身在青州城市井底层,也见过一些鲜衣怒马的公子哥,更是听多了那些书生们对青花河诗会的描述。但他最为意动的却是说书人说的,超脱世俗远在城内东南向的玄清宫,对那座玄之又玄的神仙府邸大为向往,似乎只要去看了宫里的神仙,就能够得到天大的机缘,做一个小神仙,自此再也没人敢欺负娘亲了。

赵白羽御剑蹩脚,御马的功夫一样生疏,再加上此时许多书生士子来参加青花河上的诗会,熙熙攘攘的,根本就骑不快。但马上的小长生却很知足。

赵白羽策马到了青花河,瞧见河上灯船辉煌,两岸高楼艳丽,大开眼界,长生缩在赵白羽怀中,悄悄道:“公子,听说那青花河上有一座暗香楼船很有名气,要诗文入前三甲就可进入。但公子想去的话,应该很容易。”

赵白羽翻身下马,将马背让给长生一人,牵着缰绳抬头笑道:“你想去暗香楼船看一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