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青楼(1 / 2)

加入书签

青州每年清明时节的诗会,能有无数书生如过江之鲫一般往来于此,自然得归功于几个美色无双的青楼。

长生说的那座楼船暗香,便是青楼中最出彩的流萤阁摆出的架势。据说其中红牌清吟都是真正的绝色,诗词歌赋吹拉弹唱无所不精,就是比起那帝都的红袖招也不遑多少。浪荡子苏牧就曾写过“不知人间春何去,流萤小阁最相思。”

流萤阁的掌柜是十年之前的青州红牌,后来跟了家世地位都是不弱的良家,开了这座流萤阁。不过短短七八年的时间,便就在青州闯出偌大的名头,甚而有一些风流雅士将流萤阁与青州玄清宫的千道落雷并称,直言士子不入流萤,算不得真风流。

如此一来根基粗浅的流萤阁,自然有无数的同行眼红,但几次或明或暗的争斗之后,始知道这位昔年的红牌所从良家不仅是江南道的第一商贾,后头更是有王族徐家的影子。军部赵家,政事堂徐家,那都是招惹不得的大人物,青州的势力自然不敢妄动,再见着这位流萤阁的掌柜也得赔个笑脸,说几句违心的场面话。

而流萤阁也确实有其独到之处,不仅主阁出彩,还分别在青花河上造了三艘雕花大楼船,分别命名为暗香、疏影、吹寒雪,每艘楼船都有不同的花销门槛,少则一百两银子,多则一千两,价格让人咂舌,但嫖客却依然络绎不绝,远胜青州其他的妓楼。一般都是些腰包鼓的文人墨客在上面撑脸面,再者就是青州的世家子弟一掷千金。

而流萤阁最为人所称道的便是清明时节所推出的诗会,不管是谁,只要作出了上佳诗词,都会免去一切开销。如此一来,一些寒门的士子,便能仅凭一首诗词就登上吹寒雪或者疏影,这等名利双收的事,就更使得各地出门增长阅历的士子如潮奔来。再者,流萤阁在尚武成风的青州还有个规矩,只要哪位武夫单枪匹马剿匪五十以上,只需报上名号,照样也有双手如花似玉的美人儿双手奉上。

这才有了后来青花河上花船拥堵的场景,不过也就几天的光景,清明的诗会一过,除去流萤阁,也只有几个青楼才有资格在青花河上大摆楼船。

赵白羽看了眼远处做工精良饰纹豪奢的楼船,估摸着花销不菲,便带着小长生去了趟当铺,再当了一枚玉佩。当铺是大乾通行的青芙柜,自然不会像上次一般被黑,拿到手是八千两银票,加上原先几千两,光是银票,就有厚厚的一叠。

想要去流萤阁最销金的暗香楼船,便得先去流萤阁领个牌子。赵白羽去给小长生换了身行头,再同大腹便便的掌柜询问些流萤阁的一些事宜,诸如红牌姑娘,暗香船的消费如何。待询问清楚这才去到临河的流萤阁。

尚在远处,便可见那流萤阁四角翘檐各悬的夜明珠,大乾临近南海,夜明珠不算稀奇,一般而言因为质地有优劣,价格也多有悬殊,但都无一例外是五十金起步的,更何况那四颗夜明珠是如此耀眼,饶是赵白羽在帝都见过气派的红袖招也不由得吓得一跳,走近仔细一瞧,才发现是明珠外罩琉璃。虽比不得红袖招气派,但在这青州,这般造势手法独具匠心的青楼也算是财力雄厚了。

阁上有一块金漆大匾,小长生听得往来的食客说得多了,对那方大金琉漆的牌扁也算有所耳闻,据说是青州的大儒不易居的亲笔题字。字体线条粗犷质朴,结构峻峭大拙,讲究气韵高古,而且大气磅礴中妙趣横生,有金石之气无疑。据说这位经学大师最喜一身青衫,一生诗词无数,其中“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广为人知。而最为世人津津乐道的是此老蓄妓三百,经他之手三年以上的女子,诗词书画无所不工,吹拉弹唱无所不精。青州士子,都以豢养一两位他调教出的女孩为耀,由他题字,自然最是恰当不过。

流萤阁地位使然,门前并没有女子出门迎客,只有几位唇红齿白的小厮站在楼外,身段纤柔,容貌不输女子。一般倘若被有断袖癖好的豪客相中,也可以花上一笔银子带入楼内一起颠鸾-倒凤。这些美貌少年大多心机深沉,察言观色甚至不输老鸨,尤其善于逢迎。见眼前这位公子容貌出彩,再加上身材修长,一袭书生装的白底子黑衬衫衬得他更加的出尘,都微微笑了笑,脸上也没有一般青楼刻意去招揽恩客的俗气。

赵白羽从衣袖里掏出几块较大碎银,丢给早已将自己从头到脚打量通透的少年,之所以没有先前那般在玄清宫出手阔绰,而是头回登门,给多了,就要被当做肥羊往死里宰,给太少了,人家只会给自己白眼,这几块碎银虽然不多,但却拿捏的恰到好处。再者,对于暴富的赵白羽来说银子花多了,肉痛啊。

赵白羽从那卖衣料的掌柜处知道些流萤阁的行情,大概那位老板也算是流萤阁的熟客,对其中门道也算清楚,可能对没有把玩过那些红牌耿耿于怀,便指望赵白羽去压下那些仙子,因而介绍的详细无比。衣着光鲜的小长生紧张地拉着赵白羽的衣袖,走入院落。赵白羽脚步微微停了一下,平淡道:“今天我来你们流萤阁,就是去暗香楼船的。听说上面有飞雪,舞花,跳莲,不醉几位当红头牌,我总之要见到其中一位。若是做不到,我便不去暗香花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