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杀机(1 / 2)

加入书签

(找工作。唉。)

赵白羽才出楼船,旁边就有长相俊美的小厮备好小舟,恭敬地侯在一旁,虽说一般这个时候走有些早,但小厮只当是赵白羽活计不行没有多想,只是等赵白羽将说着酒话的长生放在船上,自己则静坐船头时,撑船小厮的脸色微微一变。

那位公子将一柄寒意森森的古刀横在膝上,眉目阴沉,脸上看不出过多的表情。少年连寻常的客套话都不敢讲,只是默默地摇着小船。

清花河长约百里,贯穿整个青州,属于沧江支流之一,南入大瑶湖,河水极清不显浑浊,并没有沧江那种奔腾九曲入南海的磅礴大气,整条长河平平无奇,无甚波澜。宽敞的河道之上,几艘身形略输暗香几分的楼船上一片灯火通明,香词艳舞不绝。但赵白羽只是冷眼旁观着,始终不置一词。

方才那曲双袖雪衣舞如一把钝刀,在他的心头缓慢而又反复地撕割着。

河上烟花灿烂,江山如画。

那又如何?

心有悲然,莫知我哀。

赵白羽低头垂眉,左手轻轻抚了一下刀身。

膝上妖月微微低吟。

撑船的少年一直在不动声色地打量膝上横刀的公子,等确信这位公子是流萤阁大执事明令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对待的贵客,当下不敢怠慢,朝流萤阁发出个信号,愈发将手里的船桨握紧,生怕有丝毫的颠簸。

指望替这位公子撑一次船就出人头地那是痴心妄想。但倘若因为撑船颠簸而惹恼了对方,那可就是万劫不复的下场。

赵白羽坐在船头望着妖月出了会神,目光所及落在清冽的河水上,手指放在水中,忽然想起很久之前跟江牧左从镜湖底逃出来的场景,那时候曾在湖底意气风发地说要前后五百年无双天下,当时觉着如此触手可得,甚至当时在凉州一气破八百重甲时觉得自己天下无敌了,而今看来,连双亲的衣冠冢都不敢立,算哪门子的天下无双?

自嘲地笑了笑,赵白羽恍惚想起陈再道曾跟他说过在俾官野史中看过的一个段子,说是当初大乾帝制崩塌时,在青州,乃至江南道都享有巨大名气的文坛巨子不易居,曾以诗文“生是帝王人,死不过江东”传唱天下。说是要追随帝制沉湖而去,当时一大批大乾遗老盛赞此老风骨节气不愧是一等一的大家。等到赵徐白三家分封四公十二侯时,不易居的宠妾,精通音律书画也负名气,道观出身的柳氏劝不易居恪守言行,与她一起沉湖。不易居沉思无语,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柳氏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不易居给硬拖住了,于是这位诗词大家便腼颜迎降去了。

大乾当时几多自诩文坛巨子铮骨忠臣,最后真正一追随帝制而去的又有多少?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后庭花。所谓文人墨客概莫如是。

此刻流萤阁的花船码头之处站了不少衣着显贵的男女,当头是流萤阁的大执事翠嬷嬷,其次再是流萤阁的几位小执事,以及一众护院客卿,而在远处被赵白羽踩的一文不值的柳宗光对佩刀而来的公子谦卑笑了笑,他身后站着七名姿色出众的女子,当中一名容颜清冷的女子手捧木匣,望着来人。

这世道,一般大户富贵人家出行都是看人看马,规模达到五十人以上就是寻常人不可企及的大富大贵了,而至于一些自诩世家的清流名士,则要看他们身边的佳人美眷。一般以出身高贵的女冠道姑为第一等,像不易居爱妾柳氏之流,最是可遇不可求。接下来是才色俱佳的名妓,而自家府上的年轻美婢又次之,一般身边跟随的女子数量越多越显身份,老不修的不易居曾有出行三百美婢随行的浩荡壮举。要知道这些女子可不是寻常的货色,而是精工女红,擅长诗词歌赋,不易培养的。

这位柳家小公子能有七名女婢,可见其家世底蕴不弱。

等赵白羽跟流萤阁的几位执事寒暄过几句后,柳宗光低头赔笑道:“赵公子,方才是我有眼不识泰山冲撞了公子,我已在青州的翠微居摆好酒席负荆请罪。”

赵白羽眯起眼睛看了他一眼,这位公子能放低身段到如此地步,也算有些城府。

柳宗光抬头见这位佩刀公子脸色阴晴不定,立马从身后美婢手上拿过木匣,小心翼翼道:“公子这是方才冲撞公子的秋月嬷嬷的头颅,我自作主张替公子割了下来。”

赵白羽了无兴趣地哦了一声并未多问,只是面无表情道:“柳公子多心了。”

柳宗光如履薄冰,低声道:“得知公子只身游学,这七位婢子就赠与公子以解思乡之苦。”

赵白羽摇了摇头,没有再一味的摆世家公子的身份,只是拍了拍缩在他怀里的长生,对柳宗光平和道:“柳公子今日之事就此揭过好了,本公子还有事,翠微居就不去了。”

柳宗光似乎不敢置信,怕赵白羽笑里藏刀,犹豫了半响,弱声问道:“赵公子,那这些婢子?”

赵白羽虽一直嚷嚷着睡最美的女人,压最显贵的王妃公主,但到如今依旧是不知其中滋味的雏儿罢了,面对七位气质各异的女子说不动心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