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不许人间见人屠(1 / 2)
身着白色僧袍的女子眉目清冷,她的神情淡漠而疏离,左手持一朵妖娆莲花,萦绕淡淡白光。如同佛门观世音,以悲悯相示人,却又出尘的不食人间烟火。
微凉的夜风轻轻吹过,拂起女子宽大的僧袍。
她瞥了眼一旁身形暴退的白发男子,右手施宝仗手。
她的诀式拈的很慢,手法也不讲究阴阳五行的平衡,但诀式刚刚拈成,指玄境的鬼宿身上的符篆才微微亮起,旋即就迅速黯淡下去,似乎是一身鬼气被女子的诀式所压制,周身灵蕴再也运转不得分毫。
这位出身不正的赵勾吐出一口腥血,望着来人,整张面孔都狰狞起来。
女子一诀拈完便对他不做理会,只是抬目望着对面的佩刀男子,然后微微一笑。
赵白羽眉头微微皱起,谨慎地望着不知神仙还是凡人的女子。她甫一出现,方才还万鬼奔腾的青州顷刻间如大雪消融,竟然全都消失不见。便是那道士的法器也被打回了原型。这等佛教不世出的高手,来青州所谓何事?
他低眼看了看怀里被玄清宫当做炉鼎的长生,叹了口气。
年轻道士召唤葫芦神情凝重,他当初曾在襄樊见过她同那位白衣石剑的剑仙女子动过手,自忖除非借用葫芦里蕴养的妖鬼,不然凭借自身的修为决计不是对方的对手。但偏偏这位白衣观音又最擅长净鬼除魔,当初她一朵莲花与那位一柄石剑可是毁去了襄樊大半的阴灵妖鬼。他葫芦蕴养的数千只襄樊鬼魂还是趁两人动手时抓来的,原想着依仗这个行走天下,去为她集齐续命的仙宝灵器,却不料才至青州,就修为大损,更遑论什么去大圣之地的昆仑讨要九瓣雪莲了。
年轻道士明知不敌,手中却依旧拈了个诀式,背后白色葫芦上道家阴阳图微微亮起。他站在赵白羽身侧远处,冷眼望着那女子,誓死也要将紫雷桃木护在手中。
白衣观音依然前行,行至长街中间,赵白羽单手握刀,与那女子两两对峙,不见她手中如何动作,只看到萦了一身鬼气的赵勾白发才靠近她一丈,她周身的景象如同镜像扭曲起来,只剩下白衣观音照旧清晰独立。
轰!
鬼宿身上符篆一阵紊乱,身形随即被巨大的冲力甩向十丈开外,再重重落下,砸出一个巨大的坑来。他摔落在地,身上却不见丝毫损伤,反而咧嘴笑了笑,舔了舔嘴唇低声道:“观自在。”
白衣观音走至赵白羽身前十步,他终于看清那女子仿若笼罩于千重雪山后的绝美面孔,赵白羽愕然惊呆,女子眉目如画,赫然如同他剿来的那尊佛像。
当初从大巫山剿来的几尊金像,除去阿修罗和欢喜佛外,还有一尊观音像。头上戴一顶八百生化佛冠,有三百六十臂,各施法诀,眉目慈悲,眉心一点朱红。容貌与这女子如出一辙。
赵白羽知道因帝脉缘故,大乾崇道抑佛,近几十年因为军部缘故佛教更是在大乾绝迹,就连道教也是艰难度日,而其他王朝,诸如凉雀北辽全都佛道昌盛,甚而北辽有万佛朝宗的大乘佛教。赵白羽眼见她白衣观自在扮相,心里猜测这位如此明艳动人的女法王大概是来自北辽西域一带,或许还是来自修欢喜禅的密宗。
这个俗不可耐的遐想念头一闪而逝,赵白羽正了正心神,握紧手里的单刀。
对面的女子轻轻一笑,笑容悲悯而带着清冽的疏离,她立在原地,不言,不语。
年轻的道士从怀里拿出一柄短小的符剑,再起手拍了拍葫芦,低头一吐,竟吐出一口赵白羽肉眼可见的青色罡气,包裹那柄威力不显的符剑,在夜幕中光彩流溢。这位出身凉雀正统道家名山的年轻道士眯起眼睛,想起山间竹屋内她所说的一席话。世间武夫有金刚不坏,术士有不败指玄,但只是大而笼统的一种说法。世间有剑道,丹鼎,符篆等等,而三教中又有不尘不垢的舍利佛陀之说。释门有佛光不灭,我佛不死之说。天下武夫的金刚境原本就是出自于此。想来眼前这位菩萨应该是实力不下金刚境的佛道高手,即使他拿出全部的本领也斗不过对方。但他手里既然有符剑小枝,那就不管所来何人,也要一步也退避不得。
练剑,终要有如同木剑叶青莲一般,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英雄气概,这样才能使出一手上乘的剑法。
即使手里是符剑,也当如此。
那尊白衣观音向前再走一步,年轻道士也几乎向前踏出一步,似乎不管不顾身后的赵白羽会如何,而是如临大敌地望着有过几面之缘的女菩萨,手上符剑绕道家的青玄之光,聚气成罡,左手拈正统的道家御剑诀式。
那女子不理会准备大打出手的道士,也不理会一旁阴侧侧的赵勾白发,而是望向对面不断后退的赵白羽。
她抬手。
手中红莲娇娆而艳丽,浮亮了眼前的夜色。
青州城内四处溢香。
有无数的红莲轻轻地飘落下来。
天地间,蓦然又有长风吹起。
微微地肃杀,
这位白衣菩萨淡淡地望了一眼赵白羽。
只是一眼,赵白羽体内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