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触景生情(1 / 2)

加入书签

“父亲、母亲,我不想在衙门干了。”这天吃过晚饭,宏儿放下筷子,突然跟我们说道。

“你不想在衙门干,想去哪里干?”我没在意的问道。

“我要去…,我要去边关。”

他母亲惊恐的举着筷子:“要去哪?”

“去边关。”

我一把把手中的筷子拍在桌子上:“胡闹,在那做的好好的,好好的安稳的日子不好?抽哪门子风?”

我和老伴一晚上唉声叹气,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大早起来直奔大街上去。

“哥,你说这可怎么办?”哥沉默了好久才说道:“这样吧,提亲,让他尽快完婚成家。”

“大伯,你怎么跟我父母一样?到处烽火四起,民不聊生。我的身体比别人格外金贵些?再说没有一个安定的局势,你的生意怎么做的下去?”

“别闹了。战场上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我们可以多捐些钱款粮草,你给我安心在家,完婚。”哥少有的对宏儿大声呵斥道。

“我不听。”

只见哥猛的抬起手,举在空中,又垂下手叹口气,拂袖而去。

“哥,宏儿不懂事,你别跟他置气,这事由不得他。”

“我跟他置哪门子气。我焦的是:我们白家,世代困苦,好不容易起家了,混的人模狗样。却又人丁单薄,这让我无不担忧。宏儿有他的志向,他说的没错,男儿志在四方,他为什么就不能去边关呢”

“ 哥,你可千万不能这么想,也千万不能松这个口。不然,我和他母亲死的心都有。”

“成亲的事赶紧去办,其他的等以后再说。”

家里终于忙完了秋收、秋播。在大哥日夜操劳中,在一帮衙门官爷们的恭贺声中,家里为宏儿办完了隆重的婚宴。酒席上粮管司举怀谢酒:“…你们教子有方,孩子年少志高,前途无量,是个人才。”

哥有些醉意的拖着声音说道:“千—万—别夸,千—万—别夸。这些年,多蒙承您的关照,才有白家的今天;望您把他留在您身边,得到您的指教和栽培。”

“言重了。只怕是孩子的心已不在衙内。”

“大人,孩子年少,不谙世事,还望大人您给多多指点、引导,把他留在你身边。”哥起身作揖,拜托道。

翌年春,那日,儿子陪媳妇儿回娘家去了。中午时分,一纸文书送到家。我揣着文书去铺子找哥,哥接过文书,请掌柜的念给他听。哥听他念完,心急如焚,急派伙计去把宏儿叫回来。

堂屋中,哥怒气冲天的对宏儿一阵怒骂:“白家指望你一脉香火,开枝散叶。你这个不孝子孙,要去充什么大头?我今天打断你的腿,也要把你留在家里。”哥说完,抄起身边的一把椅子劈过去。被站在那儿等哥的回话,还没来得及走的小伙计,冲过来伸手招住。

宏儿端起小伙计垂下的手臂:“大伯,人各有志,我已经成人了,我的路让我自己走好不好?”

哥长叹一声,出了门。小伙计拂掉宏儿端着他手臂的手:“少东家,你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你家里要啥有啥,小小年纪就在衙内持事。多好!那可都是我们这些穷人家的孩子,做梦都想要,而要不来的。要是我,我一万个愿意在家陪着家人安生过日子。”小伙计说完端着手转身追出去。

第二天一大早,我赶到铺子,推开哥的房门,哥不在房间里。铺子里伙计说,大早见东家满嘴潦泡,茶水味沾的出了门。

“二老板,大早上怎么有空转转?”

“好几天没上街,看看你们。都忙,都忙哈!”

“生意人,忙就好。”

“二东家,上街转转?坐,坐。”

“你忙,你忙!我无聊,走走,走走!”

“这不是白爷吗?”

“白爷。是你大爷!”

“对,对,对!大爷,你今天怎么有闲功夫溜达起来了?”

“就许你小子逛,我老头子就不能溜溜?”

“能。怎么不能?你就是成天溜达着,你家大爷也养的起你。”

“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

“没别的意思,没别的意思。你就该跟我父亲他们一样,早该闲下来。见你整天忙的腰弓背砣的。你家缺吃?缺穿?还是缺用?老财迷。不会享福。”

“看你小子,还数落我一通。不跟你聊了,走了!”

“爷,慢走!”

我在街上转了一整圈,没见到大哥。一大清早的,我又不好问别人。回吧,等中午再来看看。

“我哥回来没?”

“没呢。”

“走的时候跟你们说过什么没有?”

“没有。什么都没说。”

“你们也不知道问问。唉!”从铺子里出来,我大街小巷问遍我所熟悉的人,都说没见到他。他会去哪儿呢?我让一个伙计去衙门把儿子叫回来。

“一个大活人,长着一双脚,东走西逛,你上哪儿去找?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