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你坚强,母亲才有盼头(1 / 2)

加入书签

“哥,我说句心里话,你别说我不该这么想。我们从小到大父亲都没有在我们身边,如果父亲在世陪着我们,该有多好。那我们就是天底下很幸福的孩子。

现在父亲去世了,我很伤心。可日常里,没有父亲在身边,我并没有感到不适应。可能是已经习惯了没有父亲在家的日子。我依然感到父亲在边关一样。”

“怎么会是一样呢?父亲在边关,母亲心里总会有个盼头,有份念想。我心里也有个依靠,哪怕这个依靠离我们很远很远,远到永远也看不见,也依靠不上。但,心里就是有那份依靠在。”

“哥,你心中就不该有那种依靠,心里有那种依靠,会让你很难,甚至永远成长不起来。一但失去,就会失去人生的方向。现在你一定要坚强些,母亲才有盼头。

你在家出出进进,一定要打起精神来。多出去走走,哪怕是田间地头。集市上更是要多去走走,看看。用心听,用心看一些事,从现在起,我们一定要学着自己思考问题,要有自己的主见,大胆的去做些事情。”

白玉兰一口气说了那么多,抬头见哥哥眼里盈着泪水看向远处,她也很想哭。她咽下泪:“哥,你15岁了,我也快14岁了,家里还有母亲,我相信没有事能难倒你的!”

下雪了,风小了。满天的雪花无声无息的从空中慢悠悠的飘落到地上,积雪覆盖着一望无垠的山川,田野。

到了年终,糟坊照例要盘点一次进出账,今天是盘点的日子。白玉宝早早吃过早饭就出门了。

他头戴黑色暗花缎子面带耳搭的棉帽,身穿棉长袍,围着白色细丝围巾,脚穿扣瓦青色棉鞋。甩着手,一步一个脚印的,咔吱咔吱走在通往集市的路上。

他站在叉路口,仰头望向天空中纷纷扬扬飘下的雪花,静静的,能听得到雪花落到树林、草丛上淅淅沥沥的细柔声。望着满山遍野的洁白,他眉毛挑动了下,嘴角上扬,脸上有一种莫名的轻快。

莫道人行早,更有早行人。前面雪地上已经有一行脚印。岭子那边的驼背五爷爷,已经拐着买有年货的筐往回走:“五爷爷早!”白玉宝让到小路边跟老汉打着招呼。

“早!早!娃儿也这么早,我刚去你家糟坊买了两斤高粱酒。味厚、香,就是又涨了一点价,我本打算多买一斤。”老汉说着摇了摇头:“买不起,只买了两斤。”白玉宝不知怎么接话好,只是抿着嘴笑着点了点头。

他站在那,看着老汉蹒跚的走去老远:人老睡不着觉吧,这路上唯一的一行脚印也许是他走过去的?白玉宝笑笑,转身跨到路中间。

他在街上慢慢的,来回的看着、溜达着。

黄掌柜把白玉宝领进里屋问道:“吃过早饭吧?”

“吃过。”

“家里年货都置办好了?”

白玉宝笑笑:“买了一些。”

“是呀,年里有你爷爷和你父亲的新香祭日,是要早些准备。古人说,有钱不买腊月货,腊月狗屎贵三分。月初一担炭才60。我刚去街上逛了一圈,白炭涨到90,黑炭涨到70。别看大家平儿紧俭着过日子,到过年都还是希望过体面些。”

黄掌柜边说边提过炉子上咕噜咕噜翻煮着的铜壶,慢慢冲泡了一壶茶,白玉宝伸手翻过桌上瓷托盘里扣着的茶盅。

黄掌柜抽开抽屉,双手托出一摞账本放在白玉宝面前:“这是岀帐,这是进账。”黄掌柜将两类账本各叠放着。

白玉宝侧过身:“黄伯伯,这账有你管好,我就不用看了。”

“哎,这哪行。你念过书,识字。这账简单,你看,你看。我出去招呼下,有不明白的等我进来,你尽管问。”黄掌柜说完,起身顺手关上门出去了。

白玉宝坐在那,拿起账本一页一页的慢慢翻看了会,合上。又拿起一本翻看着,上面的字体十分工整,页面整齐划规,名目一目了然。

大爷爷在世时,他还小。爷爷、父亲生前也没有教过他店铺管理方面的东西。他也看不出个究竟。

他依稀记得大爷爷说黄家当时遭难:黄耀明父亲早逝,母亲下堂。到他头上,三十多岁时内人病死。他一个人,既当爹又当娘的拉扯着五个未成年的孩子。日子及其维艰。他只念了一年私塾启蒙。

看着账本,白玉宝心里想着:这分明是走个过场。账面上,什么都记的一清二楚,没有什么不妥之处。白玉宝只把各项总数默记了一遍。门吱呀一声,黄掌柜拍打着落在身上的雪花进门:“这雪越下越大。”

白玉宝看向门外,北风呼呼作响的卷着鹅毛大雪。这间屋子里,炉子、炭火,茶香温暖如春。看着冻得瑟瑟发抖的黄掌柜:“天冷,外面铺子里有伙计招呼……”

“年前就剩几天,生意好,要去帮忙下。”

“黄伯伯,账本你收进去。我放心的。”

“少东家,自从钱老掌柜把糟坊的经营、管账转交给我,我是一心一意,尽职尽责的打理好糟坊的事。我不会忘记老东家他老人家救我于艰难中的恩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