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幕前奏(2 / 2)

加入书签

,反而是颇平和的。

早年他娶黛玉的母亲贾敏是自己心甘情愿求来的,因着有了黛玉,他心里对贾敏更是感激,连带这对荣国府也有些亲近。

虽然贾、林二府之间也有过些龌龊,但看在贾母对黛玉满腔疼爱之心的份儿上也不是不可恕。如今贾府遇着事儿了,能力范围内帮衬一二又有什么关系。

他慢吞吞饮了一口茶,招呼黛玉坐下,气定神闲道:“方才你师兄着人去打听了,宁国府的罪状可不轻。”

“平安洲之事、秦氏(秦可卿)不清不白的死亡,又有卖官鬻爵、害人性命等事,至于国孝家孝期间赌.博.淫.乐等罪,夹在其中不过是些添头,前头几条就够宁国府受的了。”

“所以说,这宁国府是没了指望的了,最后也不过是抄家的抄家,砍头的砍头,流放的流放,倒是你外家还有些盼头……”

黛玉对宁国府的人,除了惜春也都是面子情。

依着她的心里话,这害人的人最后依律受罚,是天经地义的事。哪怕是荣国府最后挨了皇帝的处置,只要判罚得有理有据,她纵然伤心难过,也绝没有二话的。

因此方才听着林如海细数宁国府的罪名,她心里只觉恨铁不成钢,倒不怎样伤心,最后听林如海说荣国府还有些盼头,眼睛才又重新亮起来:

“果真有盼头吗爹爹?”

林如海见她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笑了笑,继续娓娓道来:

“荣国府估计也就贾赦并王夫人二人有些不干净的事,其他人或许有,但应当都是小事。”

“如今老太太还在,元妃又刚没了。这些年府上也没掺和过啥大事儿,迎春的夫君柳湘莲在陛下面前也有些面子,从前的亲朋们见府上事情不大想必也愿意求一求情,想来除了他二人,其余人不会遭受太多牵连。”

黛玉的心咚地一下就落了地:“太好了,这比我自己猜的结果(其实是原书结局)可要好多了!”

“有罪的罚也就罚了,老太太、姊妹们、宝玉、环儿、大嫂子……他们这样好的人,能没事儿就太好了……”

黛玉被林如海的推测安了心,想起贾琏和凤姐儿恐怕在荣国府正等得心焦,起身就要拜别林如海,想往荣国府去:

“爹爹,凤姐姐和琏二哥还等着我的消息呢,我这就去告诉他们,好安一安他们的心。”

“外祖母还是病得很沉,我也想要在那边多留几日好陪陪她。”

“爹爹自己在家,要顾惜身体,少喝些酒……”

她还没唠叨完,就被林如海拍了拍脑袋,打断了话头。老父亲故作不耐烦,实则心里美滋滋道:

“哎呀,你小姑娘家家的,好生啰嗦。”

“如今你外祖母府上有难,我这个当人女婿的也不好一点表示也没有,省得以后有人说三道四。”

“我同你一道过去,同赦、政二位舅兄好生分说分说就是。”

“你小孩子家家的只管在你外祖母面前尽一尽孝心就是了,若有甚苦闷的,也寻你那几个姊妹说说话,贾家这些事你少操心,有爹在呢。”

黛玉点点头,见林如海颇傲娇得意的样子,不禁笑道:“知道了爹。”

不过这句“有爹在”可真令人安心啊,有爹可真好!她有这样的爹超幸运的!

林如海见女儿开怀,心满意足地捋了捋胡须,领着黛玉乘着轿子又往荣国府去了。

荣国府里正沸反盈天呢。

黛玉离开后没多久,府里上下对宁国府被抄之事心里都有了计较,不免为自家打算起来,其中以王夫人最甚。

王夫人疼爱孩子之心是毋庸置疑的,如今又刚失了元春,正是最顾惜她的宝贝蛋宝玉的时候。

宁国府被抄检之事一传到她耳朵里她就意识到了不妙。

若说是从前,就算是官兵都进了荣国府了她也决计不会相信荣府会就此倒了,但如今不祥的事一件件发生,又是王子腾被贬,又是元春逝世,由不得她不感觉到不对劲了。

她先是把颓唐丧气的宝玉拘在身边,不许他到处走动。又学着甄家,令人装了一箱子财物想送往金陵薛姨妈那里放着,以待来日。接着又叫心腹往荣国府公账上狠命拿银子,那管家婆子如今已被管账的平儿抓个正着,正死命叫嚷着骂人呢。

不只是这处乱,别处也不清静。

主子们的动静府上下人是最敏.感的,这里头不乏有人察觉到府上要出大事了,偷拿主子财物逃走的,着急向主子讨主意的,联络府外家人想赎身的,千情百态,不胜枚举。

黛玉和林如海才进府门,就叫这乱糟糟的情况唬了一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