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丫头回来了(1 / 1)

加入书签

接下来的几天,孙氏和姚叙堂就开始张罗着上学要用的东西,还张罗着姚叙堂要去一趟土闶村丫头家。这天,正当孙氏和姚叙堂二人刚从地里回来不多久,刚歇了口气,就听见外头门响,二人望去,原来是丫头回来了。

丫头自出嫁以来,只有回门的时候回了一趟娘家,算起来,快俩月没见着丫头了,孙氏自然是十分想念这个从小没离开过她身边的闺女。只见丫头穿着粉色短袖,灰色裤子,鞋子也是干干净净的浅口鞋,手里提着个不大不小的红包袱,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马尾用白色带红边的手巾整齐的系起来。给人一种利利落落、清清爽爽的感觉。孙氏见了不由得欣慰,看丫头这一身行头便知道,这是嫁过去后婆家给置办的,由此可见,丫头嫁到顾家应该没太受委屈。

“娘,小松。”丫头推门进来就赶紧喊道。

孙氏和姚叙堂赶紧迎了出去,姚叙堂接过丫头手里的包袱,沉甸甸的。孙氏抚摸着丫头的后背说:“丫头,今天怎的得空回来了?”

“娘,前些日子我公公上社里头去,正好碰上了我五叔(五叔就是前头村的会计,在村里论辈分,丫头管他叫五叔),五叔告诉他小松考上了初中,我听了心里欢喜得紧,就想着回来看看你和小松。”

“姐,这么远你都听说了啊?”姚叙堂笑呵呵的问道。

丫头转过头来,捏着姚叙堂的耳朵说:“是啊,你可真有两下子啊,你姐夫听了也直夸你。”

“那当然了!”姚叙堂骄傲的说道。

“定是还没吃饭吧?你怎么回来的?走回来的?”孙氏寻思,丫头从婆家赶过来,二十里地,怎么也得走上半晌。这么热的天,又累,又热。

“娘,我是搭了里送油的马车,我们村里榨的油,说是要往别的村里送,正好路过咱村,我公公想着我惦记着回来,就让我顺道搭了车,要不我要是走着,可不得半晌才能到家,送油的车下午往回返,我再搭着车回去。”丫头说道。

“那就好,那就好,你坐着喝口水,我赶紧弄点饭吃,别耽误了搭车。”孙氏说着便张罗着做饭。

娘仨进了屋,丫头接过姚叙堂手里的包袱,放在炕上打开,从里面拿出来一块叠的四四方方的棉布,说道:“娘,这是我婆婆让带回来的,我想着让你看着给小松做件衣裳,出去上学,总得有件像样的衣服。”接着又从里面拿出来两封油纸封的饼干,说:“娘,这两封饼干是我公公给拿上的,给你和小松尝尝。”

孙氏接过那块布,细心的摸着,是块好料子,又说到:“你婆家也是跟着操心了,下回再回来可别拿东西了,别让人觉得你娘家爱贪便宜,你在那里把你的日子过好了就行,家里有小松呢,你不用惦记。”

“我知道,娘,原本我是寻思就拿几个鸡蛋的,可我婆婆说,我也不常回来,再加上这次小松考上学,她就给我收拾了这些,非让我带上。”丫头说着。

“姐,你婆家是不是比咱家阔气多了?”姚叙堂天真的问道,但他也不是随便问的,他见丫头的穿着,再看丫头带回来的东西,以此推测,姐夫家里肯定比自己家殷实。

丫头笑着说:“是,你说阔气那就是阔气,这饼干你跟娘赶紧吃,别不舍得吃,再放坏了,这么热的天,放坏了就可惜了。”

姚叙堂接过饼干,仔细放在炕前的柜子上,说:“姐,知道了,姐,这个饼干你吃过没,给你拿块尝尝吧。”

丫头说:“我吃过了,家里还有呢,你快收起来吧。”实际上,这饼干丫头也没吃过,这是顾支书上社里买回去的,就因着丫头除了回门,这是第一次回娘家,顾支书觉得总得让丫头拿点像样的礼物才行,虽说支书家里日子比姚家好多了,但是像饼干这种奢侈的物品,也不是随随便便能吃上的。

孙氏看了看丫头,又看了一眼那两封饼干,回过神来说:“你俩歇着吧,我去做饭去,可别误耽误了搭车。”

寻常这么大热的天气,孙氏晌午头一般是不生火做饭的,晌午一般就是吃点早上剩下的,将就将就就行了,丫头也是知道的,但今天丫头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天儿再热,孙氏也要做顿饭给丫头吃。

“娘,天儿这么热,别做了,吃口早上剩下的就行了。”丫头抬眼一看,灶台上还有一泥盆蒸熟的土豆,说“娘,我吃俩土豆就行,别做了,怪热的天。”

孙氏说:“我给你炒个菜,我今早刚割了一小把韭菜,家里还有几个鸡蛋呢,我给炒炒。”

丫头见挡不住孙氏,便说:“娘,那你光炒韭菜就行,不用放鸡蛋了,我在家里常能吃着鸡蛋,鸡蛋你留给小松吧。”

“就放一个。”孙氏说道。

丫头也没闲着,赶紧帮着孙氏洗菜生火,娘俩一边做饭一边聊天,丫头恨不得把这两个月的婚后生活全讲给孙氏听,母女俩聊的热火朝天,姚叙堂见自己也插不上嘴,就索性去院子里喂鸡和兔子,刚喂完,便听着孙氏喊:“小松,进来吃饭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