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三路进藏(2 / 4)

加入书签

一道身影从烟尘中飞出,李茂贞双脚顶在地面上,向后滑行了数丈才止住身体。

李茂贞放下双臂,在他的右手小臂的紫色君服上还能隐隐约约看到一个拳印。

李茂贞右臂有些发麻,果然那头野猪给的资料没错,这些密宗的妖僧一个个都不像是肉体凡胎。

烟尘向前鼓起,一道黄色的气流从烟尘中冲出,将飘散在上空的尘埃吸入其中,化作长长的尾焰。

烟尘的前端一只手掌撕开,僧人身影跃至半空中,出现在李茂贞面前,手持喀章嘎天杖,裹挟着风势一杖砸下。

李茂贞抬起紫宵剑,左手托住剑鞘挡在脸前,一股巨力从双臂上传来,李茂贞脚下一陷,半截小腿沉入地下。

这也让李茂贞看清楚那杆奇怪的东西,长长的紫铜握杆,一端是尖锐的三棱尖,另一端有着俩个佛头托着一个骷髅头,整体上说不上来的诡异。

李茂贞抽动右手紫宵剑被抽出,李茂贞瞬间弯腰一刀斩出。紫红色的剑刃上散发着凌厉的剑气,而僧人也是快速变招,喀章嘎天杖向下砸去。

李茂贞一剑劈在天杖中段,僧人僧袍被掀起,身后出现一道紫色的剑气。将僧人身后的房屋全部摧毁。

几个身穿黄袍的僧人从屋舍内杀出,手中金刚杵的三棱尖刺对准了李茂贞身上的各处要害。

李茂贞手中紫宵剑爆出更加凌厉剑势,剑气澎湃而出,双手一推将红衣僧人推开。

李茂贞俯身扭腰,一剑转出,八道冲天而起的剑气,剌开地面向四面八方飞射而去。

两名黄衣僧人血溅当场,被紫色的剑气扫中,当场削断了手脚,重重砸落在地,溅起一地烟尘。

剩下三人也是受到了不小的伤势,身上鲜血淋漓,并没有因为同伴的死去而悲伤,甚至没有因为自己的伤势而皱眉。

三人不顾自己受到的伤势,从天而降,将金刚杵的三棱尖刺插入李茂贞的身体。

李茂贞的身体被洞穿,被钉死在原地,手中的紫宵剑滑落在地。

幸存的三人抽出将金刚杵,看向红衣僧人,态度十分恭敬,双手合十举过头顶,然后深深的鞠了一躬,

“上师。”

“前去协助慕容武将军,扫平岐国军队,一路杀入中原。”

为首的红衣和尚刚刚说完话,耳边就传来了李茂贞的声音。

“本王觉得蛮夷还是要学会谦卑,那慕容家的大燕国早就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不如就让他继续存在于历史中吧。”

李茂贞歪了歪头,眸子中的金色光芒大盛,一道紫色的虚影闪过,一道紫色的剑气直冲云霄……

——

蜀国,成都府

王宗仁时隔三个月,再次坐上久违的蜀王王位,开始仔细翻看着长案上的吐蕃信息。

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亲率大军进攻松州,这是吐蕃从乌斯藏向川蜀之地西北部渗透的

松赞干布也是吐蕃的

而后信誓旦旦地东征大唐,走的就是积石关进入松州,跟大唐的“王牌之师”进行了一场切磋,如何就被当时的松州都督韩威按着头揍了一顿。

松州之战后吐蕃正式投降,成为大唐朝附属国。此后几十年间吐蕃一直都是唐朝领土,并且为了制衡吐谷浑,大唐朝对吐蕃的态度也是扶持为主。

这也有了后来袁天罡和李淳风

这样恰好应对了历史上贞观八年太宗李世民出兵吐谷浑和二杀高句丽,若森细节怪名不虚传。

这也有了李祤收下新罗半岛,和之前的新罗分裂,因为大唐帮助新罗收复了高句丽,人家本人就不是一家人。

说来吐谷浑的来历乃是鲜卑族慕容家的一位王子的名字,这位慕容王子在五胡乱后的南北朝时期,见大事不妙直接提前就提桶跑路了。

给大燕国慕容氏留下了这最后一丝血脉,吐谷浑率领部分族人迁出族群,横跨大漠东西,然后向南,翻越了祁连山脉,行程超越五千里。

终于在西海(青海湖)附近找到理想的栖息之地,后人以吐谷浑为国名。

可惜好景不长,建国没多久就被当时的隋炀帝杨广盯上了,隋炀帝恰好需要丝绸之路,于是就顺手派人去建立西海和河源二郡,吐谷浑就很不幸的被打灭了国。

而如今的西海与河源二郡,就是李茂贞从鄯州出发,击溃吐谷浑的前哨站后打下的伏俟城和驻扎飞熊军和天鹰军的石堡城。

后来大唐灭掉东突厥以后,唐朝的北部边疆安宁了。所以,当时的李世民将目光投向了西方,他要完成隋炀帝未竟的事业,恢复丝路,经营西域。

然后流窜的吐谷浑国王伏允就驻扎到了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上,在河西干起了绑票、打劫营生的勾当。

成为了太宗时期著名的一股不小的黑恶势力,他们抢劫过路客商,西域各国饱受其害。

然后伏允多次犯境入侵鄯州,引起了李世民的不满,派出老将李靖,请注意!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