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大人物(2 / 4)
以往喜欢支支吾吾的降臣,这次并没有任何的犹豫,在听到李祤问出的问题后,瞬间就给出了答案。
李祤清楚地记着降臣的原话,“也就你、李茂贞、朱友文、宋水云还有王宗仁勉强能看一看。但要是跟高宗和玄宗那个时代相比,差太远了。”
李祤摩挲着手中的白色吊坠,脑中开始回忆有关古三苗的记载。
在他搜集到的资料中,党项人的先祖是可以追溯到古三苗中的羌族。
隐藏在所有情报中最具有传说性质的一条,党项人的先祖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中的北帝颛顼帝。
而且党项原本的领地就在燕云十六州的北边。
还有一点就是关于手中白色吊坠的简单应用,这枚白色吊坠有点类似苗疆还有东瀛法器。
但唯一的作用就是用于制作兽灵,将野兽的灵体完完整整地保存下来,封存到图腾柱中,化为己用,从而给自己的军队提升实力,让他们获得野兽的某一项能力。
而降臣的那一句人骨,也让李祤想到了一个人,就是传说中的颛顼帝。
如果是在他的前世,也就顶多当个笑话听了,但在这个世界完全不同,任何的蛛丝马迹都可能成为翻盘的关键。
颛顼帝可是北方天帝,关于颛顼帝的记载很少,但每一条都很重要。
古籍中的一条记录是“始以民事记官,官职以图腾为名。”
乍一看可能没有什么感触,但这句话记载在《帝王世纪》中,是颛顼平九黎之乱后对天下的管理方式,年号以德行命名,百官以图腾为名。
这怎么看都是巫岘和萨满的那一套修炼的手段,散布信仰,供奉仙家和堂口。
这也是让李祤怀疑那块白色吊坠就是颛顼帝骨骸的原因,因为颛顼帝是最早利用图腾力量的人。
颛顼登临帝位时,巫术、祭祀十分混乱,泛滥成灾,在古籍中有一段记载叫做,
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民匮于祀,而不知其福;烝享无度,民神同位。
就是在说当时的信仰杂乱,巫教横行,流落在民间的巫术、祭祀之法数不胜数、杂乱不堪。
其中有正确的也有坑人的,导致家家祀天地、人人祀鬼神的乱象频生。
而颛顼帝做的一件事就是设立了神官来管理信仰、巫术和祭祀,这样将天地区分,人神交通断绝。
当然还有另一种广为流传的民间野史,就是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
神山不周山倒塌后,天地之间的地势产生了变化。
而在颛顼之前,天地之间除了不周山,还有一架天梯,凡人能通过它直达上天,天地之间保持着良好的沟通。
天上的神人或天人经常会降到地上,而地上也有大能力的人,称为上古的巫。
这些巫也很容易通神、请神,具有很强的神通,甚至能够依靠神的力量而呼风唤雨。
颛顼打败共工成为新一代的中原之主后,他惊奇地发现,自己统治的区域内居住着大量的“神仙”。
老百姓对这些“仙人”的话语非常信奉,甚至超过了自己这个名义上的天下共主。
这样下去对自己的统治极其不利,于是,于是颛顼帝下令摧毁天梯,天地之间的沟通至此断绝。
颛顼的“绝地天通”重新规正了天地之间的秩序,使上古特有的那种人神同在的时代宣告结束,华夏民族渐渐进入了人文时代。
加上降臣十分明确的告知李祤,武道在这些年内越发的衰弱。让李祤越发相信最终的答案就在这些被冠以威名的大人物身上。
那么这个传承之地到底在哪里呢?
……
不久前,千里之外的苗疆,
李星云一行人正式离开蜀国的地界迈入了苗疆,此时的苗疆没有了往日安定的景象,青石小路旁杂草丛生,像是许久未曾有过人烟的样子。
侯卿和蚩梦见到这一幕也是同时皱起了眉头,这里的变化过于大了些。
侯卿敲了敲手里的骨笛,将目光看向蚩梦开口询问,“是先去找个寨子问下,还是直接去万毒窟?”
“先去找个寨子吧,这里的气氛不对劲。毒王八可能又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蚩梦略微思忖就做出了决定,如今她可不是冒冒失失的人了。
……
按照蚩梦的记忆很快他们就沿着小路就来到了石门寨,可迎接众人的是断壁残垣的废墟。
寨子明显被大火烧过,高高的吊脚楼被烧毁大半,留下一地烧的发白的木头。
李星云蹲下身子用手指碾了碾,碾开一截发白的木头,李星云试了试木心位置已经微微湿润了。
这代表着湿气将这块木头浸湿了,说明这这里的火最少烧完一天了。
“先看一下有没有幸存的人。”李星云率先开口说道,在听到他的话后几人纷纷点头。
李星云几人分头行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