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吸收王朝气运(3 / 4)
明,上面加持的力量也在快速消散。
随着两声闷响传来,布达拉宫最后的大门被联军突破,吐蕃王朝的时代要结束了。
……
洛阳,
历经千辛万险的李存礼五人终于是离开了岐国进入了洛阳,他们在岐国境内可谓是寸步难行。
由于岐国用了类似秦国的户籍制度,让他们在岐国的身份属于黑户,所行之处都要避开大城池,在田野相间和小城镇内度日。
如今进入了晋国的地盘,终于是可以挺直腰板做人了。五人直奔通文馆为位于洛阳的分部,先犒劳一下自己的胃。
莫子明与李存礼、李存仁的兴奋截然相反,他这两天那天过的日子那叫一个水深火热啊。
他完全无法想象张子凡是如何做到面不改色的应对自己的两房娇妻,对于两人无微不至的关心,莫子明只能说无福消遣。
他现在的任务就是要潜伏在晋王李嗣源的身边,随着如今形势的发展,他听说李嗣源那边拿出了什么前朝的圣旨。
虽然风声还没有在民间流传开来,但各方诸侯按捺不住寂寞,已经隐隐有了动作。
作为天师府的弟子,他当然知道秦王没有任何的问题,秦王活的好好的,如今应该是在处理吐蕃那边的问题。
能作为留守天师府的弟子,并且执行这项任务,莫子明的地位在天师府内也不低。
莫子明一路走来看着流言蜚语进一步发酵,以及世间众人面对流言的反应,也是心中微凉。
秦王为他们做了那么多,结果这些无知的愚民仅因为流言蜚语就对他失去了信心,当真让莫子明感到好笑。
莫子明将沿途所经过的通文馆暗哨全部记了下来,在得空的时候交给了幻音坊的姐姐们。
虽然还没有见到李嗣源,但这些通文馆的情报也是算是一点补偿了。
简单的犒劳了一下自己的胃,几人再度聚首,但这次并没有倾国倾城的身影,是叔侄之间的谈话。
李存礼微微阖眼,将自己的眼神隐藏起来,双手拢袖,坐在方桌的一旁,并没有率先开口。
老四李存仁见两人谁也没有一个率先开口的意思,只能抛砖引玉地引出话题。
“大侄子你跟四叔说句实话,你的武功到底还有没有恢复的可能?”
李存礼微微睁开眸子,看向张子凡的脸,观察他的表情变化。关于张子凡的事情,他早就通过通文馆渠道将信息传递给李嗣源。
他作为李嗣源最为亲信的人也是知道漠北与晋国的情况,无非就是一张遮羞布。
而且如今的情势对晋国也是十分不利,孟知祥那个叛徒带着李继岌跑到了漠北,还有那两位公主也是大患。
如今漠北没有发难,只是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但现在他大哥有了退缩中原的意思。
如果那个漠北天后在三晋之地扶持一个全新的晋国,从大义上来说,李嗣源是站不住脚的。
养子就是养子,怎么能比得过亲儿子和亲孙子。
李嗣源本来是打算让张子凡作为沟通漠北和晋国的桥梁,加上两位长公主的存在,最起码不会很快翻脸。
按照他原本的计划,李嗣源会进入中原称监国,而后利用手中的圣旨,拔出岐国和秦国的地位。
到时候他只需要严防城门,防止秦国入境将最难啃的骨头交给漠北,让他们狗咬狗。
剩下的就是慢慢地跟岐国和蜀国玩了,至于那些南汉、吴、吴越还有什么闽国,小国寡民根本不足为惧。
原本李嗣源已经在心中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北有漠北天后,南有蚩笠。
两方人都可以通过利益的结合作为短暂的盟友,但是如今天下变动的局势,西边还有吐谷浑和吐蕃虎视眈眈。
李嗣源有信心直接入主中原,占下最为主要的土地。
可接连发生的大事都超出了李嗣源的预料,首先是蚩笠,他压根就没想跟他合作,直接一步到了最南边,画地称王。
而南诏那边的形势一直以来不会被他们太过关注,蚩笠就像是沉入大海的石头,李嗣源也跟他失去了联系。
作为可以钳制南方诸侯的一个好棋子突然消失,让岐国和蜀国瞬间缓过劲来。
但如果真的南下,在李嗣源的预料中也是十年后的事情了。
虽然他那个昏了头的义父用一城作为邀请,让漠北南下剿灭解梁之地的诸侯。
但李思源却用粮草和甲胄将述里朵对付了过去,再加上还有张子凡与两位公主的关系。
在李嗣源看来未来五到十年是不会再发生战争的,毕竟两国处于一个和平和甜蜜期。
然而,孟知祥直接叛国,带着人跑到了漠北,而自己的好女婿石敬瑭还没有拦住人!
这简直让李嗣源想杀了他的心都有了,如果不是晋国处于动荡的时期,石敬瑭难逃一死。
可以说,晋国如今的形势岌岌可危,而张子凡是最后的遮羞布和替罪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