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109 绝育1(3 / 3)
小豆沙什么时候排上戏了?好啊,等会儿我们同去。”
沈寄道:“她闹着玩儿,和她表叔排了一出王爷的新戏。”叶氏派人誊抄了本子回去,如今正加班加点的刻印,预备推出呢。按照魏记肆的营业额,大概到年底就差不多可以回本了。
十五婶说起这事儿,很是舒心畅意。对这个媳妇儿也满意得不得了。小权儿趁机提出了让父母将老宅的铺子也都交给叶氏打理。十五婶有些犹豫,媳妇儿能干是好事。但太能干了,不就显得她这个婆婆是吃干饭的了么。以后家里的事儿,叶氏的发言权就会很大,她这个婆婆倒是要靠边站了。
她把这层隐忧说给沈寄听,沈寄就劝她该放手时就放手。大不了在各处要紧的位置上安排自己的心腹。可以放权,但不能失去掌控力。她以后就打算这么操作。等长媳进了门,她就把掌管中馈的权利交出去。自己既得了清闲,儿媳妇也会觉得受到了重视。
沈寄与四人一番闲谈之后,听人禀报小豆沙已经下课去了小亲王院子,便又一同起身过去戏。今天排的是状元郎巧施计策,趁着女大王外出之机逃出的戏目。
这样一来,相府的四姑娘和表少爷排了这么一出戏的风声就传扬出去了。就连靠山王府都听说了。
靠山王世子因为之前搞出盗卖婴儿案又被人识破险些陷了进去的事正在被禁足。靠山王将他的姬妾、娈童都隔离了。只让几个老仆去服侍他。他听到这个消息下腹及升起了一团火。那个尤物,他还没有尝到是什么滋味呢。啧啧,想一想他的扮相就让人激动啊。总有一天,他会把他搞到手的。
唉,他爹真是太保守了。前怕狼后怕虎的!这哪还是堂堂的靠山王啊!
靠山王想起这个儿子,自然也是心塞的。当年他和穆王齐名,他无数次沾沾自喜于自己有儿子,穆王却没有。就连宗室里先皇和皇族长设法过继给他一个嗣子都早早夭折。好不容易找回失散的亲骨肉,又是个笨闺女。可是他的这个儿子,就只会给他添堵啊。人家穆王有个能干的、能接衣钵的外孙。他呢,这混小子沉迷男风,儿子倒是生了,可是养得跟他一样没用。唯一有些像自己的,就是孙女灵慧了,却偏偏为情所困。
原本他在军中支持者甚众,可他这儿子、孙子都不成器,已经很多人离心了。他要是一旦身故,这府里连个支撑门楣的人都没有啊。要不了两代,就会和宗室营里那些只能领着朝廷给的银子勉强度日的宗室子弟一样了。这种后继无人的苦涩这些年一直在吞噬着他征战半生已经很冷硬的心。如今也只有让儿子再生出些孙子来,自己亲自教养,能不能培养出一个让自己老怀安慰的。
靠山王想到这里,就将儿子的姬妾都放了回去。至于娈童,还是关着吧。
皇帝如今没有动手握重兵的靠山王府,就是要等着靠山王自己老死,然后靠山王府就此沉寂。实在是他不想再添骂名了。而且这个皇叔当年征战沙场,也的确是有功之臣。只要他不犯糊涂当真卷入夺嫡之争,就让他有个善终吧。但他想再生出一个得意的孙子来继承军中的势力可是不行。
他能放心阿隆接收穆王的余部,那是因为阿隆只是外孙,是外姓人。怎么都不可能动摇得了江山。靠山王的儿子可就不同了。那可是自己的亲堂弟。要是自己这一支嫡支出了什么意外,无一留存,靠山王府就可以以近支宗室的身份承袭地位的。哦,还有小十四,他的关系更近些,血脉也更近。但他站在金銮殿上就只会打瞌睡而已。而且,如果自己这一支都出了意外,他哪还有被保全的道理?所以,皇帝其实一直都在提防着靠山王府的。
儿孙都不成器,靠山王铤而走险的可能性就极其低微。他是战场上打熬出来的好身子骨,又没有什么暗伤、旧伤,再活个二十年怕是也不成问题。(国共那些名将,只要不是早年带伤,或者后来文革挨了整的,寿数都很长。基本在百岁左右。所以靠山王如今六十多,再活二十年很是可能)
数日之后,已经被靠山王成唯一的用处就是传宗接代的靠山王世子,因为纵欲过度得了一场病。好了之后,就莫名其妙得失去了生育能力。当然,这是后话了。
本由首发,请勿转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