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146 本卷 完(3 / 28)

加入书签

早。所以小亲王便一直跟在车窗边,和娴姐儿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

到了大理寺门口,大理寺少卿苦着脸拱手道:“王爷,皇上有旨意,没有他发话,谁都不能来探望魏家人啊。”大理寺卿是四品官,上早朝去了。

小亲王伸手扶了娴姐儿下马车,随口道:“本王就是奉皇兄的口谕而来的。”

口谕?大理寺少卿的眼珠子转了转,口谕这东西,口说无凭啊。回头醇亲王不认账,他一个大理寺少卿能怎么办?

小亲王‘啧啧’两声,“本王还敢假传圣上口谕不成?昨晚在三侄儿王府的饭桌上说的。你不敢派人去问皇兄,就派个人去问问平王吧。”

“不敢、不敢。”既然是这样,那应该不是假传口谕了。谁都知道平王府和魏府当初因为婚事不那么和睦。如今平王表弟又废了,听说和魏府的大姑奶奶也有关系。

“那王爷请、魏姑娘请!”为防万一,大理寺少卿给手下使了个眼色还是派人去平王府问了。平王如今倒是不用上早朝的。一般藩王都不管政务,哪怕平王没有就藩,也只是专管着出海的事务而已。他这里慢慢引着醇亲王和未来的王妃进去,那边快马加鞭过去问个究竟,还是来得及的,就只隔了一条街嘛。

平王昨天在饭桌上看小亲王趁他父皇喝得微醺请旨,也不好阻拦。倒是没想到次日一早他才刚起这位小叔叔就带着未来小婶婶探监去了。其实魏家人在大理寺受到优待,他还是多少听到些风声了。这倒是不稀奇,家人连坐了嘛。父皇怎么会舍得让魏夫人和她的小女儿跟着吃苦遭罪呢?那小姑娘可是给小八预留的呢。至于魏夫人更是父皇心头的朱砂痣、白月光。

只是不知道魏先生如果一直无法洗清冤屈,小八跟那小姑娘的婚事会不会成为泡影?不过,即便正妃没得做,侧妃应该是不会有问题的。毕竟是父皇想了几十年的事嘛。

朝野很多人都说十四叔和魏家姑娘的婚事能不能成,将成为魏家是否落败的风向标。看如今这趋势,好像这桩已经明发旨意定下的婚事不会成空啊。毕竟有伽叶大师这尊大佛在那里镇着。而且十四叔是在魏家长大的。如今魏家敢出变故立即变卦也不现实。不过,玉太妃和董家人还在为此奔走努力。什么时候突然就起了变故也不知道。毕竟魏先生的事儿也不能一直这么不明不白的拖着不是。

拖得久了,可不是那么好办的。方方面面的意见都得摆平才是。不然,父皇岂不成了任人唯亲、不辨忠奸?本来就有不少人说魏先生为相期间就是为虎作伥了。不过,如今苏相已经上位,自己倒不必急着煽风点火,急于让他没有翻身之地才是。这件事最好找不到自己头上最好。反正最大的好处已经被自己得了。至于说魏家人在大理寺得到的优待,他要是去揭破不成了跟父皇过不去么?就当做完全不知道好了。至于十四叔让自己给作证,那就做吧,反正也是实事,也不是什么大事。他要去探望就让他去好了。

倒是靠山王府那位表叔,一心盼着魏先生遭了殃好将他那个‘掷果盈车’的美男子内表弟弄到手,却是落空了。那位主知道不能离了魏先生左右,竟然跟着去大理寺坐监去了。如今的大理寺被父皇命人看管得严严实实的,他想买通人做手脚也办不到。不过就是不去坐监,十四叔也可以把人藏到自己王府或者半山寺去。藏到王府呢,府里的下人龙蛇混杂,说不准还有些机会。所以要藏多半是会藏到半山寺去。那地儿,如今谁都不敢妄动啊。

自家这皇位可都是叔公出手才能到手的,而且他自己无半点野心。父皇对他再看重不过。就是靠山王叔公,听说对这位一个甲子不见的‘九哥’感情也颇深厚。他们两人肯定不会容许表叔去半山寺胡闹的。所以对那个美人,表叔还是看不到也吃不到啊。

倒是舅舅家那位表弟,之前被魏家那个小丫头差点毁了容,这回更是直接被她给踹废了。舅母和母妃、姨母都在自己耳边叨叨不休。说魏家如今都这样了,区区一个京兆尹算什么?要对那个丫头下毒手。自己却是知道事情不那么简单。魏先生在朝野明里暗里还有不少支持者呢。回头他这个唯一没有被关进牢里的闺女出了事,肯定会闹出一场事故来。再说,那丫头进进出出还有醇亲王府和镇国侯府的高手跟着呢。那个叫徐赟的也寸步不离,很不好下手。所以他下手拦了,说让再等等。

等到她爹的罪名坐实了,在朝野的影响淡化了,还跑得了她?平王对当年被拒婚的事儿,还是有些耿耿于怀的。真到了那一天,他可得把魏先生这个骄傲的长女弄进府好好相处相处。说不准能尽早给父皇生出个他想要的兼具他和魏夫人血脉的小孙孙来呢。如果那丫头把自己伺候的好,表弟的事儿,也不是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

大理寺的人在平王这儿得到准信儿,回去了。实在是小亲王年岁小,和魏家又太过亲厚,瞧着有些不靠谱。而且事后他要是反口不认账,他不会有事,大理寺的人得担责啊。

大理寺少卿引着小亲王和娴姐儿往里走,边走边介绍大理寺的风光。小亲王心头有些窝火,他堂堂一个亲王就这么没有信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