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不能说破的道理(2 / 2)

加入书签

“别,孔市长,您叫我董卫,要不叫我阿卫都行。胡秘书长和我爸平辈论交,我哪当得起您的敬称啊”。

董卫不动声色就捧了孔副市长和胡秘书长两人,岳父坐在旁边大为满意,在国内就是这样,做生意就要会做人。

“行,阿卫,你也别一口一个孔市长,以后就叫我孔叔吧”。

“哎,孔叔”。

几句闲话把彼此关系给拉近了,几句闲话后,双方默契地把话题扯向‘和黄’集团。孔副市长为自己汉市建筑公司即将参加建设感到高兴,董卫则不以为然。

“孔叔,我也是商人,如果我是项目负责人,肯定是公开招标的。您觉得你们那些建筑公司能中标吗?”

孔副市长的笑声戛然而止,这是他最担心的地方,本地的建筑公司最大的弱点就是成本。要跟外来的那些建筑公司抢饭吃,一个个半死不活的公司,怎么能与那些民营公司比呢?

“没关系,我们已经与‘和黄’集团达成了协议,他们会优先选择我们本市的建筑公司”。

“呵呵”。

董卫见孔副市长还在嘴硬,也就不再接口了,开始专心给众人沏茶、聊天。大家云里雾里地瞎聊,董卫不急,汉市搞不掂还有重市,沿着长江还有大把的二线城市。如果不是岳父他们在汉市,按马力他们的意思,不如直接杀到沪市和广去,‘北上广’那才是房地产的必争这地。

可是孔副市长不行,那些国营建筑公司必须改制,即使房地产蓬勃发展,体制已经僵化的国营建筑企业也是终将走向没落的。不说别的,单单一个管理成本就会拖死所有的国营建筑企业。但是话已经让自己说满了,孔副市长是不好再开口了,只好胡秘书长来打圆场。

“阿卫,你们是不是想兼并一些建筑公司啊?”

“胡叔,我爸也和您说了我们公司的一些情况吧。目前我们有三处楼盘要开工,总投资大概在十二亿左右。可工人只有800,所以我们想兼并几个破产企业,招点工人”。

胡秘书长看了眼自己老板的神色,开始问起条件来。

“小龙,把当初我们与平乡市的协议书拿过来”。

关龙立即到卧室里,把当初的协议书拿过来,递给胡秘书长。胡秘书长接过再递给孔副市长,孔副市长也是从城建系统里提拔起来的,粗略翻看了下协议。凭心而论,这份协议书里除了损害了干部的利益,对政府和工人是非常优厚的。

“阿卫,土地怎么要无偿划拨?”

“孔叔,我们公司总资产过十亿,员工超过三千。所有的正式员工,基本上五年内,公司都会考虑给他们安排福利房。既然是从汉市招工,那么以后的房子肯定是建在汉市的,总不能让汉市人到粤省去定居吧?”

这是一个托词,其实看中的是那些土地,可孔副市长不能说破。董卫他们既然来汉市,肯定会有台下的动作。这份协议书只要泄漏出去,估计建筑公司的那些工人就会集结起来,到市政府要求企业改制。月薪两千以上,各种保险由公司负责购买,成本价购房,这样的条件是任何一个工人都没法拒绝的。

不行,既然人家看中了地皮,那就不能挑肥拣瘦。

“阿卫,我们市城总共有七家没改制的建筑公司,一万三千余工人,你能全部吃下吗?”

董卫突然感到压力了,自己目前只需要要三千工人,多出一万工人那一个月开销最少多出现1200万。可是自己又不能讨价还价,因为只要给工人说破是为了他们的土地,工人以后就很难对公司忠诚。

“孔叔,您等一会,我打电话商量一下,这事太大了”。

董卫到卧室打电话给成林,这事只有他才能考虑得更周全。成林接到电话,赶紧把戴琪叫到客厅里,两人对着地图商量十几分钟后,终于得出了结论。

“阿卫,可以答应他们,但是以后房子不能捂盘,否则资金链会出现问题”。

“成林,我们用得了这么多工人?”

“别操心了,我们用不了,不会让他们去承包别的工程啊!现在新开工楼盘那么多,还愁养活不了万把人?”

董卫这才放心了,建筑公司只要拉得到活,没那么多当官的,其实利润还是相当可观的。人家怕工资拖欠,董卫手下有票人马,还真不把这当回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