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前世今生(3 / 3)

加入书签

离去后,王明阳赞道:“萧兄乃我此生所见最天才者之一,即使是在论道大会之上也无人可以压盖其光彩。”

王微笑道:“你比他晚生几十年所以才会有这般感慨,若你刻苦修行下去,将来不会弱于他。”

王明阳闻言神色一凝,极其认真道:“定不负您的重望。”

世界如此之大,即使是那些屹立在云端之上的无上大能也不敢说自己已将天下看尽。但不论是否将世界看尽,以往的那些大人物们通常都有游历尘世的经历,因为那是任何修行者一生中必须经历的课程。

传闻有佛宗大德一生都在凡尘俗世之中游历,救苦救难,洗练尘心,从而超脱。

萧少羽不指望自己能在此次游历中超脱于凡尘俗世之上,但是他很希望能够尽快踏入道君之境。

在青山之中的两月让萧少羽受益匪浅,既有王讲道又有世界花伴生花相助,不论是境界还是实力都有很明显的增长。

萧少羽已经将一只脚迈入了道君之境,他渴望且相信自己能够在短时间内破入道君之境。

面对异域大军来袭,唯有达到道君之境才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这一日,萧少羽来到一个人间小国,宋国。

宋国立国不过三十年,方圆不足千里,却有数千万国民。

萧少羽了解到,宋国是三十年前齐国和陈国一场大战过后的产物,是一群不屈王侯将相的百姓一手建立。

建国之初,皇帝陛下昭告天下,寻求人人平等互助,愿创一个太平天国。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步入万年,逐渐昏庸,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不务朝事。于是本来欣欣向荣的宋国开始变得腐朽,官官相护,民不聊生。当初所谓的太平天国早已成为空谈,如梦幻泡影一般。

“凡人之心性捉摸不定,天生易变,这大概便是人性。”

萧少羽站在宋国的都城,看着来来往往神情麻木的老百姓,淡淡道:“由此可见,唯有心性坚定勇往直前才可以成就真正的大事业。”

离开宋国,萧少羽横跨数千里,又来到一个人间国度,唐国。

唐国,又乘大唐帝国,乃是方圆数万里内最强盛的国度之一,人口足有数亿之数。

和宋国不一样,唐国历史悠久,自从两千年前建国以来一直繁荣昌盛,每一任国君皆有大气魄。

萧少羽曾近距离观察过唐国国君数日,发现此人实乃人中龙凤,若是有修行天赋必将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对于一个凡人来说,要管理拥有数亿之数百姓的大国是一件非常繁琐困难的事情。但是在唐国国君这里,萧少羽看到了从容自信与宁静。仿佛就算出现天大的事情也不能让这位国君变色。

某天,唐国国君正在御书房批阅奏章,贴身的林公公在一旁服侍。

忽然御书房中有微风起,吹动了唐国国君明黄色的长袍。

唐国国君手势一凝,将手中的毛笔放下,抬头看向前方。不知何时,御书房中多出一名年轻男子。

林公公见此大惊失色,便要高呼,却发现自己的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一般,竟然连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

萧少羽看着唐国国君,唐国国君看着萧少羽,两人四目相对。

萧少羽问道:“你不怕?”

唐国国君道:“我为何要怕?”

萧少羽道:“我可能会杀了你。”

唐国国君道:“如果你要杀我,我已经死了。如果你不杀我,我又为什么要怕?”

萧少羽觉得唐国国君说的有道理,复又问道:“为何不呼救?”

唐国国君道:“我不用呼救,林公公便会呼救。而且,既然你可以避过国师的目光出现在这里,那么我就算呼救也无济于事。”

唐国的国师不是凡人,而是一名金丹期的修行者。事实上,唐国内许多将军与大臣都是修行者,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使得唐国成为方圆数万里第一大国,素有大唐帝国的称号。

萧少羽看着唐国国君,心想难道这位凡尘帝王就没有丝毫的畏惧之心吗?

心里想什么,嘴上便说什么,于是萧少羽问了出来。

萧少羽指着面如土色的林公公对唐国国君道:“他几乎快要被吓死了,为何你却似乎一点感觉都没有。我不相信一个凡人会没有对修行者的敬畏之心。”

唐国国君道:“我是凡尘间的帝王,站在凡尘之巅看风景。我知道这一生也无法踏足修行领域,所以我的眼中没有修行者。朝中的那些大臣将军都是我的臣子,所以我不会对他们感到畏惧。”

萧少羽道:“可是我不是你的臣子。”

唐国国君道:“我知道,你要比国师还强,甚至要强大许多。但回到最先说的那句话,你如果要杀我,我早就死了。你如果不杀我,我畏惧也没有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