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是时候(3 / 4)
河,他们也不可能现在把部队从河对岸拉回来,所以直到现在丹东的战火都还没有停息——————其实那些上层军官,又何尝甘心就这么从东北撤回来呢。
只是…
尽管岸边驻防的日军虽然jidong异常,一个个都恨不得尽早参战。然后再次占领东北,至少是要把目前还在建设当中的东北重工业基地给毁了,然而他们怎么也没有料到。国防军居然敢先于他们动手…
如果说丹东的部队是在措手不及的情况下,陷入了被动,那么其他几个地方的日军便落得了和丹东部队一样的下场。
区区一条鸭绿江,根本无法阻挡150mm口径以上重炮的炮火。甚至就连105mm口径的榴弹炮也能轻易的打击江对岸的日军阵地。在频繁且密集的炮火之下,日军损失惨重。
而等到他们fǎnying过来的时候,几支部队却已经尝试着度过鸭绿江,对江对面的日军发起猛攻。在重炮的援助下,其攻势之猛烈程度,甚至还在丹东日军之上。
一时之间,鸭绿江畔硝烟弥补,而发生在中朝边境上的这场‘冲突’却是大大的出乎了国际社会的意料,其他书友正在看:。
中日边境冲突的发生。自然是大大的震惊了世界。尤其是在巴黎和会正在召开的日子,协约国阵营内两个重要的成员国突然大打出手。这实在是让协约国内的其他成员国尴尬异常。
尤其是英美等国,只是面对这场突然发生的冲突,这些国家的立场却有些尴尬。对于这场战争的起因,他们已经了解了,毫无yiwèn,是日本的底层军官发动的偷袭,掀起了这场发生于中朝边境线上的冲突。
因此这场冲突的责任应该毫无疑虑的归咎于日本方面,只是在发生了中国出兵俄国的事情之后,英美对中国的态度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两国国内建议支持日本,以平衡中国的声音越来越多,而为了两国的利益kǎolu,这么做显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zhègè时候他们站到中国的一边去声讨日本,未免有些…
所以在日本偷袭丹东之后,英美等国除了出面调停,希望两国能够尽早停火之外,居然没有其他的任何意见流露。这种态度不但激起了中国国内的不满,同时也让日本方面有些不满。
和日本政府的上层,把发动袭击的官兵看作是‘麻烦’不同,日本国内的国民本就对退出东北不满,同时也感到了强盛后中国所带来的威胁,再加上其他多种原因,日本方面完全觉得自己这么做,是在bāngzhu西方列强遏制中国。
而如今呢,列强居然只做出了一些含糊不清的措辞,要求双方停火,而没有选择支持双方中的任何一方,这种和稀泥的做法,几乎可以说是让交战双方全都记恨上了…
只是…
恐怕英美等国怎么也没想到,最终这场边境冲突居然会发生到这种程度。随着严绍的命令下达之后,整个中朝边境除了北部与外东北接壤的部分之外,几乎全线燃遍战火,上千门重炮对朝鲜境内的目标进行密集火力打击,数万国防军官兵踩着浮桥度过鸭绿江,朝着朝鲜境内猛烈进攻…
而这次,措手不及的就变成了日本人。
毕竟这次主要是丹东方向的日军擅自行动,其他方向的日军事先并没有得到消息,根本没有充足的zhunbèi。日本在朝鲜的部队虽然高大二十多万,可却不可能全部都集中在中朝的边境线上,各个港口都需要重兵布防,前线的日军撑死也就七八万人,在面对同等数量的国防军后,这批没有zhunbèi的日军顿时吃了大亏…
与此同时位于旅顺、青岛的大洋舰队主力舰队也纷纷开始北上,在朝鲜半岛与日本列岛中间的海域进行巡航,并与随之而来的日本联合第一舰队在海上进行对峙,尽管到目前为止双方还没有交火,但如果照这么一个形势jixu下去的话,双方发生全面战争似乎已经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面对这一情形,德国人幸灾乐祸,本来还在急着找门路的德国代表团顿时安静了下来,dǎsuàn看看结果如何。自然,因为前段时间严绍的表态,以及在和会上严绍的确做出了许多倾向于德国的姿态,所以德国上下到是对严绍非常感激,也衷心祝愿中国能在这次的冲突当中占据上风。
反观英美方面就显得非常复杂了,这些天来几乎是上窜下跳,唯一的目的jiushi希望双方能够尽早停火,重新回归和平的道路上来——————即便是要火拼,好歹也给等巴黎和会jiéshu之后再说不是…
事实上对于中日之间的冲突,英美还是很喜闻乐见的,毕竟这次的世界大战里面,损失最小的国家恐怕jiushi这两个了。而捞到好处最多的国家,中日最起码能排前三位,为了自己的利益,英美自然是恨不得他们打一个你死我活…
只是,在他们看来,这场冲突发生的也未免太不是时候了些…
所以现在为了不把协约国内部的矛盾暴露出来,他们也只能尽可能的去调停一下,以免和会发生yiwài(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