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证据(3 / 4)

加入书签

消息十分灵通,怎么可能不清楚这件事情,自然也就不会看得上陈其美这个杨梅都督。

关键是人家是同盟会的高层,孙中山的左膀右臂,而且还是沪军都督,手底下还有几千号的人物,若是没有切实的证据,就算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是他干的也没有。

而且即便是得到了证据,最后有没有用也很难说呢…

————————————————————

就在杜杰风和马叙伦在那里长吁短叹的时候,被派出来的员工找到了两人。

“经理,总编辑…”扶着膝盖,员工气喘吁吁的道。“刚才社长过来了,说是有要紧的事情要见你们两位,让你们尽快过去…”

“要紧的事?”杜杰风和马叙伦都愣了一下。“社长有说是什么事吗?”

“没说。”职员摇了摇头。“只是说事情很重要,让他们马上回去,他就在办公室等你们…”

虽然不清楚章太炎究竟有什么要紧的事情要和他们说,但他们毕竟是章太炎的雇员,而且也是他的好友。如今既然章太炎说有要紧的事情,他们自然也就没办法继续悠闲的吃早点。所以在结了帐后,两个人很快就随着职员返回了报社,并在办公室里见到了章太炎。

“社长?什么事?”走进办公室里,见章太炎正盯着办公桌上的一摞纸张出神,杜杰风有些奇怪的道。

似乎是被杜杰风的话给惊醒,章太炎回过神来对着两人道。

“这桌子上的东西,你们都看一眼吧…”

彼此互相看了一眼,不清楚章太炎究竟是在卖什么关子,不过两人还是从桌上拿起了资料看了起来。只是才刚刚看了一丁点,两人便顿时瞪大了眼睛。

“这些是…”

马叙伦更是直接干脆的问道。“社长,这东西您是从哪弄来的?”

到不是说他们看清章太炎,只是在他们看来这些东西显然不是章太炎能够弄到手的。

章太炎自然也清楚他们的意思,所以连忙回答道。“这个东西是尽早的时候,有人送到张妈手里的,具体是谁,因为没有见到人,所以我也不是很清楚…”

“这样…”杜杰风轻点了一下头。“看来是有人想借您的手,把这些资料公布出去啊…”

毕竟是常在社会上厮混,杜杰风很快就想清楚了其中的门道,而在一旁的马叙伦也是如此。

“那你们觉得该如何?”

彼此互相对视一眼,杜杰风和马叙伦毫不犹豫的道。

“自然是该如何就如何!”

自然,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只由《大共和曰报》一家报纸来做,毕竟报社只是刚刚创办还不过一个月,如果想在短时间内把手中的证据传出去的话,单凭报社自己的力量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把证据交给手下的人刊印的同时,章太炎也带着部分证据去了一趟申报和其他报社,打算寻求他们的帮助。

结果他在申报等报社的门前,正巧碰见了其他同样赶来报社,想要通过报社把证据传播出去的人。也就是这个时候章太炎才知道,原来除了自己外还有人收到了这些证据…

《申报》原名《申江新报》,1872年英商美查创办,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报纸。在外国人办的报刊中,由中国人主执笔政的,《申报》是第一家。截至1949年5月27曰停刊,申报总计经营了77年,历经晚清、北洋政斧、国民政斧三个时代,共出版27000余期。为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和标志。

作为一家如今已经经营了30多年的报社,申报自然不可能怕了刚刚上任的陈其美,而且最重要的是,如今申报正处于经营不善的状态,正需要一个足够吸引眼球的消息来振作一下报社,所以在见到了章太炎后,如今的申报老板席子佩不但点头同意,甚至还愿意付给章太炎他们一笔费用。

(历史上美查公司因《申报》营业不振,而所属江苏药水厂又急待筹款扩充,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正式以75000元代价将《申报》全部产业出让给席子佩。清宣统元年(1909年)正式签订合同,主权移归国人——————顺带一提,这个席子佩也很坑爹,在1912年同样因为经营不善,席子佩将申报以120000元卖给史量才,后来见史量才把申报办火了,就在1915年聘请律师向法院起诉,说他卖出的是报馆产业,《申报》两字商标并未卖与史量才,因此史不得以“申报”名称出版报纸。结果史败诉,又拿出245000元付给 席子佩作为承购商标的费用。席得了这笔钱仍不甘心,于民国5年(1916年)冬另创办《新申报》出版,但经营不善,只办了一年多,因资本蚀光而停刊。)

虽然申报已经不像数年前那么风光,但毕竟老底子还在,所以没用多久就已经办妥了刊印的事情。

看着申报报馆内忙碌着的工作人员,此刻章太炎的心底一片平静。

“焕卿,你的冤屈能否得以昭雪,就全看明天的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