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歌声唱响舞翩翩(2 / 4)
也不放弃,随便换一个官员,敢说让翼州的百姓收入提高两倍,他们都不会相信。但张家说出来的话,让人不得不信。
挥挥手,张老头示意来人去忙。没有再问细节,问也问不出来,张王两家的人各有分工,送酒的人绝对无法接触到计划的详情。
“若我大唐的官员都能如此该有多好,张忠笨是笨了点,当官行事上却挑不出毛病。一心为民,从不贪墨租税,也从不收贿赔,不好找,实在是不好找。”
张老头咬了一大口肉,咽下去后卑价起张忠来。
毕老头也把碗中剩下的酒喝掉,说道:“那是他们家有本事赚钱,贪墨能贪几个钱?他就是想受贿。也要有人敢给,给一次的钱还不够让他松一松官路做买卖赚的钱多。谁给得起?给少了岂不是骂张忠?”
“也是,但张忠现在跟着又蹦又跳的究竟是什么意思?小宝和鹃鹃又走了,想问也不好直接找张忠去问。”
姚老头也承认,张家…慨击不好学,幸要是当官的人很少有人能像张家众样叉能赚蝶,又能想办法让百姓赚钱,修路总要花钱。自己没钱就得等朝廷给,那就麻烦喽。
“既然不好问,就等着看,总能看出来点什么,记下来,到时让别的官员学学。”毕老头喝了点酒。放松之后舒服了,靠在椅子背上眯眯起眼睛等待结果。
张忠还在和当地的百姓跳舞呢,没这方面天赋的他跳起来让看着怎么都觉得别扭,好在百姓也不管别人跳的如何,大部分人其实都是跳给自己和跳给别人看,凑在一起,有吃有喝。热闹就高兴。
篝火晚会一直开到第二天天蒙蒙亮的时候才结束,安排人把跳累了半夜就睡去的百姓,还有喝酒喝多同样呼呼睡着的百姓送到各自家中,期间还让这边不多的医生给看看。有病的直接抓药,一同送到家里,并写明了熬药的方法,不认识字的人自然会找人询问。
翌日上午,张王两家的人都在睡觉,到了下午快要下雨的时候才纷纷起来,厨子制作了大量的糕点。工匠也就地取材,随便制作了几百个,钓竿,并准备好鱼饵。
当雨下起幕之后,撑起大伞。张忠就带着几十个。人在河边垂钓,毕老头三个人也多添了件衣服跟着钓起来。
同样睡醒的百姓,有的忙自己家中的事情,有的则是拿着药方找人问怎么熬。还有的就晃悠着出来想看看新来的官这里有没有什么事情要做。
等看到昨天陪着一同跳啊唱啊的官在那河边钓鱼的时候,也同样到近前凑热闹,张忠便给大家钓竿。同时还有糕点准备,一下子又多了几十个人。
昨天晚匕热闹一番,山上的寨子离得近的也都知道了,纷纷派下人来打探消息,想知道新官准备干什么。如果不是强争租子就好。
在了解了许细的情况之后。山寨中的人在疑惑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期待,期待新来的官能再跳次舞。他们好加入进来,毕竟新官家里的乐器多,会跳舞的也多。
垂钓时的张忠根本就不在乎鱼多鱼少,每当自己钓上来一条,就跟当地的人显摆一下,每当本地人钓上来一条,也过去跟着一同庆祝一下。给人的感觉他不是一个刺史,就是很平常的人。
毕老头钓上来一条大鱼被张忠过来奉承一次之后,不解地说道:“这还是张忠?以前的张忠可是不阿不奉,行止有礼,遇难不乱,遇喜不显,稳重的让人觉得如巍巍山峦。难道这就是环境改变人?”
等第三天的时候,晚上没雨,继续篝火晚会,这下不得了,不仅仅是城中的百姓出来了。就是塞子中也出来不少人。有两个寨子里面的年青族长都出来了,跟着一起热闹。
边喝边聊,张忠这天晚上和两个族长勾肩搭背,晃荡着到处走,不时还相互开句玩笑,等天亮临走的时候,还送了寨子中的人不少大米和食盐以及布帛,与两个族长谈好了,明天到其中的一个寨子当中去玩,要吃山珍,少了那就是不够意思。
两个族长也答应了,还带走不少酒。说是回去让大家都尝尝,一定要来,带着家人小娃子也算上,不然就是瞧不起他们。
寨子中的百姓非常满意,这官太好了,好到不像一个官,就有如一个塞子的族长似的。
百姓满意了,姚老头三个不满意了。张忠这么当官,不是给朝廷脸面抹黑么,再也忍不住的他们不得不找到张忠。
张忠在帐篷当中接待三个老头,炭炉烧起来,上面座着茶壶,一套茶具摆好,西湖龙井也放在了一边,瓜子和干果也围在周边。三个老头一看这架势就知道张忠准备请自己等人喝功夫茶了,想到昨天和今天早上张忠那种做法,与现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让人一时难以适应。
看着张忠在那里烫杯、捡茶、洗茶、冲水地忙过后,三个老头各喝了一口,把残茶倒掉,这才由等的心切的毕老头开口。
“永诚啊小宝和鹃鹃跑那么远。还是早点让回来的好,出去看看热闹,也不能把学业耽搁了。”
毕老头不好上来就质问,他也没资格来质问,只能绕圈说话。从张小宝和王鹃说起,说是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