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突击!惯性穿甲弹!(2 / 3)
完成着自己的能量反应,这些能源离子便沿着美女号所飞行的轨迹形成了一道亮白的飞行尾迹出来,长长的尾迹在深邃的太空中是那么的好看。这种飞行尾迹按说是暴露喀式突击舰最好的标尺,可喀式动力突击舰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快到即便你看到它时也很难有哪个文明种族的武器装备能够来得及进行拦截,因此这种尾迹便被称为了死亡尾迹。意思就是当你看到它的时候,就意味着有人被它锁死发起攻击了。而且是十拿九稳的绝杀!
不过在喀式动力突击舰纷纷退役之后,这种极为浪费能源消耗的尾迹也成为了速度狂热爱好者们眼中最美丽的风景线,而评判仿制的喀式动力好坏的一个很重要,很令人啼笑皆非的地方就是这尾迹是否能像原版那样拉出一条匀称而又修长美丽的尾迹。众多速度爱好者以及一些科学家们的仿制品中也不乏极为接近原版动力推力并且极为降低能耗的产品,不过这些产品在生产成本上已经无法能够与原版这种物美价廉的产品相比,装配一艘这种仿制品的成本完全可以装备一艘大型战舰因此最后还是被列为了不成功失败品的行列中,而在发烧友和一些军方人的眼中,这种拉不出啥尾迹的产品压根就不配称为仿制品!这发烧友是为了图好看才会追求这种美丽的尾迹,而军方的家伙则是从士气这个方面去考虑的。在蓝星人类的热武器战争中。已经千古的大白熊曾经有个很有意思的说法,那就是在交战中,自己这边所制造出来的声响如果要大过对方所制造出来的声响,那么会极大的提高己方士兵的士气。这个理论看似有些不着调,不过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说却的确符合实际情况的。而在星际战争中,由于没有空气传导声音的缘故,不会像地面战争中产生大量的声音去刺激士兵的内分泌,而漫天飞舞的舰炮能量束还有各种物理量子飞弹以及己方防护屏障所产生的光线便成为了士兵们最直观感受到的东西,同那个声音的原理。如果己方所能发出比对方更多的舰炮能量束还有各种玩意……更有号称死神尾迹的喀式动力突击舰在给对方判死刑……判决那产品不成功还是有道理的……
目光再次放回到美女号上,此刻的美女号在经过前期加速后已经死死的锁死了攻击目标,在突击舰自身的武器控制装置与飞行装置的自我调整下,舰艏上的两枚惯性穿甲弹已经对准了山脉中的某个山头。当进入到最佳释放距离后段国羽毫不犹豫的摁下了释放钮,两枚惯性穿甲弹在自身尾部推进火箭的推力下离开突击舰的弹仓,而突击舰则在穿甲弹离开飞船后开始减速并且微微调整飞行方向。以免自身也撞击到目标殉难送命。
这一系列的动作看似复杂但实际上只经过了不到零点一秒便已完成,当美女号快速掠过蓝星开始规划新线路减速绕回时。两枚弹头在惯性的作用下正以高速向自己的最终目标撞击而来,两枚弹头在惯性作用下用极快的速度飞过漫长的空间距离后。在穿过大气层时由于大气层的密度要远比太空高很多,在物理反应下这种气体似的东西此刻所形成的硬度已经超过了蓝星最坚硬的金属。但是制成惯性穿甲弹壳体的也不是啥软豆腐似的金属,它是宇宙文明中极为出名的高硬度物质,还记得骨龙号上所装备的轨道电磁炮所使用的那种超密度金属制成的炮弹吗?那种炮弹硬度在惯性穿甲弹面前……只能算是哄孩子玩的低硬度幼儿产品了……
轻易击穿大气层的后果是产生了像音爆似的效应,只是这种音爆比起超音速飞机所产生的音爆要恐怖得多,这种音爆声是通过大气层响彻了整个蓝星,好在音爆所产生的位置以及距离地面很远,再加上同温层以及高空空气较为稀薄的缘故,这才没有发生震破玻璃刺破耳膜的破坏事件出来,但是受这种突如其来的巨响所惊吓而犯发心脏病以及相关疾病而送到医院的人却绝对不少。特别是蓝星的西半球,由于距离事发地最近的缘故,其声音和动静也是最大!而两枚惯性穿甲弹在势头上只是减缓了丁点自己前进的速度,但它们在击穿大气层时和前方障碍所产生的摩擦体却在被击穿后形成了粒子流,这种粒子流就像是坦克高速脱壳穿甲弹击穿钢板后所产生的高温高速金属流,虽然现在这种粒子流只是气体。也由于距离和阻力原因并没有对蓝星表面造成直接的破损伤害,可它们在高速涌动的过程中是确确实实的影响到了蓝星西半球的气流。在当时西半球所飞行的飞机都明显受到紊乱气流的影响,甚至有十数架大小不同的飞机而坠毁。这只是穿击后所带来的第一个直接影响。而随后整个蓝星西半球的气流和**层都被这次的穿击所产生了二次影响。
不过这些都是惯性穿甲弹所产生威力的后话,现在两枚惯性穿甲弹在击穿大气层后,这短短百来公里的空中距离对于高速飞行的它俩来说那连眨巴眼皮的时间都不用,还没等地面上的b老人反应过来,两枚穿甲弹便准确的砸在了段国羽所瞄准的山体上。这超硬度物体以超高速飞行撞击一个较为松软的物质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如果你认为会像陨石直接撞击星球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和爆炸那就错了,陨石的体积要比惯性穿甲弹要大,但速度却远不如它,如果用一块石头去砸玻璃通常得到的结果就是玻璃应声而碎,但用枪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