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拉萨,再见(1 / 2)

加入书签

【再见,拉萨】

一个多月的时间,不是说没有过想要放弃,只是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终于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刻,好像真的真的很舍不得,舍不得这些美丽的时光。

被称为日光之城的拉萨,有着它独特的美丽。“拉萨”,藏语翻译为口头语言“是”,做事只需敬顺佛圣旨意,如理即化,亦表示精确,不容置疑与改变,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是通“寺”与“侍”。此地以佛寺立城,故名拉萨市。“拉萨”长期以来就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金碧辉煌、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是至高无上政教合一政权的象征。早在七世纪,松赞干布兼并邻近部落、统一西藏后,松赞干布就从雅隆迁都逻姿(即今拉萨),建立吐蕃王朝。

主要旅游景点有哲蚌寺、色拉寺、小昭寺、宗角禄康、藏王陵、楚布寺、拉萨清真寺、曲贡遗址、西藏博物馆、药王山、直贡噶举派寺庙群等,主要商业区有八廓街、宇拓路步行街、拉萨百货大楼等。要全部走完这些真的是个难事,所以夏泽和慕容子皓就到了几个特别想去的地方,其他书友正在看:。他们主要去了布达拉宫,大小昭寺和纳木错。

坐落于红山上的布达拉宫,是拉萨的心脏,圣地中的圣地,也是每一个朝拜者和旅行者必来觐见的地方。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兴建,全建筑倚山而建,蜿蜒至山顶,数十里之外就可以远眺其雄姿。布达拉宫历尽战乱和政变,几度兴废,17世纪五世**重建,成为历代**喇嘛的冬宫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1936年13世**喇嘛的灵塔殿建成后,形成布达拉宫现今的规模。布达拉宫主体建筑分为白宫和红宫。白宫是**喇嘛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的地方,红宫由灵塔殿和佛殿组成,目前向游人开放的主要是红宫。红宫中处处是价值连城的经书、壁画和佛像,最宝贵的是供奉**喇嘛的灵塔,每一座都极尽奢华,其中五世**的灵塔,高14.85米,共用去黄金11万两,白银104万两,15000多颗珍珠、玛瑙和宝石。

“先有大昭寺,后又拉萨城。”大昭寺在藏民心中的地位丝毫不亚于布达拉宫。这座始建于公元647年的寺庙,鎏金铜瓦,辉煌壮观,里面供奉着文成公主进藏时带来的十二岁释迦牟尼等身金像,是藏传佛教的无上宝物。大昭寺前终日香火缭绕,酥油灯长明,无数虔诚信徒不远千里来到大昭寺,终日朝拜,长叩不起,在门前的青石板上留下一道道深深印痕。小昭寺距离大昭寺不远,里面供奉着尼泊尔尺尊公主进藏时带的八岁释迦牟尼等身像,也是藏传佛教的至宝。小昭寺的名声和规模都不如大昭寺,但却是格鲁派(黄教)密宗的最高学府之一。

纳木措湖面海拔4718米,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是西藏最大的湖泊,中国第二大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湖。纳木措湖滨广阔、水草丰美,是全年均可放牧的天然大牧场。每当夏初,成群的野鸭飞来栖息,繁殖后代。野牦牛、岩牛等众多野生动物也经常出现。

拉萨最适合旅游的时间是5-9月,而夏泽他们到达的时候差不多是八月,这里有着各色的旅游的人。有他们这样徒步旅行的,也有骑行的,当然还有直接坐飞机过来的。但是这里很多的是想从这出发去尼泊尔的人,他们也是徒步旅行的一部分,只是他们直接从拉萨出发,去神秘的尼泊尔。还有青旅,那些年轻的学生,稚气未脱,脸上充满的惊喜。拉萨平均海拔在3600米以上,日夜温差大,容易机体受凉后易患呼吸道感染,并易诱发急性高原病,因高原反应不适的人随处可见。

西藏有很多充满了乡土气息与民族风格的手工艺产品,各式的木碗、银碗、竹碗等藏族手工艺传统编织品;也有尼泊尔,印度等国商人批量加工的仿制品,如各种骨雕动物,经过防旧处理的各色“古董”等等。当然,最让夏泽喜爱的便是藏刀、西藏面具和唐卡了。藏刀是西藏久负盛名的传统工艺品,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游客喜爱。在藏民的生活中,藏刀也是随身必备之物,它既可用来防身,又可作为食肉的餐具,而且还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装饰品。一般来说,男式藏刀都比较粗犷,锋利,女式藏刀则较秀气。藏语称面具为“巴”,是从宗教艺术派生出来的一种工艺品,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即宗教面具、藏戏面具和民间歌舞说唱面具。在西藏,每逢重大的宗教节日,各个寺庙都要举行跳神仪式,所用面具有鬼怪、护法神、仙人等。由于地域的差异,用途的不同,西藏面具也是多姿多彩、形式各异。唐卡是一种线条复杂、色彩丰富、带着浓郁宗教特色的卷轴绘画,大多数唐卡表现的是藏传佛教的主题,也有很少一部分表现其他题材、服务于其他内容。绘制唐卡所用的颜料,取自不透明的矿物及植物,再按比例加上一些动物胶及牛胆汁,所绘就的唐卡即使经过数千年,依然色泽鲜明不退色。

夏泽和慕容子皓坐在一个小吃摊上,享受着他们俩人在拉萨的最后一顿晚餐。夏泽觉得世界很安静,身边的吆喝声、吵闹声都渐渐淡去,剩下的只有安静的他和这个美丽的城市。夏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