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 高山上的血战 还有月票吗?(2 / 3)
李振泰对印军火力不足原因的分析也完全正确,虽然印军火力贫弱,但也没有少到现在这种程度,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正是因为苏制火炮过于沉重,很难拖上高原,。相比之下,华军山地部队就拥有许多重量轻,火力猛的火炮,有些还是专门为山地部队开发的。
比如瑞典博福斯公司开发的30式75山炮,虽然只是一门785公斤战斗全重的山炮·但是最大射程却达到9150米。而且该炮构造精巧、分解灵便,在拆分之后可以用骡马驮运,只要步兵能上去的地形,这门大炮都能安放上去·所以特别适合在山区运用。历史上这款火炮曾经被国民党军队大量采购,成为德械师师级炮兵火力的支柱,而在本时空,中国的兵工厂则从博福斯购买了生产许可,大量仿造了30式m山炮,配属给了山地部队。
另外,中国山地部队还拥有不少国产的29式150nnm步兵炮和29式105m山炮、一个营的29式pm步兵炮;在山地军所属的炮兵团中则配属三个营的29式kom榴弹炮。在山地步兵团一级·还配属有一个75无后座力炮营和一个m重迫击炮营。
而且,中国在西藏的驻军虽然不多,但是战争准备却进行了多年,不仅在中国和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等国边境的主要山口上都修建有大量哨所和要塞,还在西藏储备了大量武器弹药。所以这会儿,第3山地军和第8山地师的炮兵倒是有足够的弹药可以消耗。很快,中国人的炮弹就雨点一样落在正在半山腰慢慢吞吞往上爬的印度红军头上了。不过这些印度红军倒也悍不畏死,还蒙着头往山上冲。
“印度人上来了!印度人上来了!”阵地上负责观察的哨兵喊了起来。
“巴桑!”卓木德仁喊了连里面的机枪手巴桑的名字。“在!”一个20出头的小伙子抱着一挺34式通用机枪·猫着腰走到卓木德仁旁边:“连长,多少米?”
“300米!”卓木德仁仲出五个手指头:“把敌人放到300米内再打,全连就听你的机枪声·知道了吗?”
34式通用机枪的射速极快,而且在开火时还会发出一撕裂亚麻布似的刺耳尖啸声。所以华军尝尝用这种34式通用机枪的射击作为全体开火的信号。此外,31式自动步枪的火力虽然强大,但是使用中间弹造成了这种自动步枪的有效射程较小,只有600米上下,不像普通步枪的有效射程可以超过米。
而了解31式自动步枪这个“缺点”的苏联军官,往往会让手下在600米开外的距离上让部下开火,以引诱对手反击,以消耗他们的弹药。所以使用31式自动步枪的华军部队一般都非常重视射击纪律,只有在500米内才允许开火·在夜间或能见度较差的情况下,开火距离还会缩小到300米内。
“老李,”卓木德仁又冲副连长李振泰喊道:“2门迫击炮都给你指挥,待会儿等洛桑开火后就给我狠狠地打!向巴,你小子不是神枪手吗?自由发挥,现在就去给印度阿三点苦头吃吃。”狙击手当然是想什么时候开火就什么时候开火的。接着卓木德仁又吼了起来:其余人都给我听着·以洛桑的机枪为开火信号,如果洛桑的机关枪没有打响,等敌人到了200米内再开火!”
“是!”
“……这个声音我到现在都没有办法忘记,‘哒滋滋······哒滋滋,,听上去好像有人在战场上撕衣服,又好像是电锯的声音,非常刺耳。那次是我第一次亲临战场,也是第一次听到这种声音。我记得当时我还问身边的维吉同志:‘那是什么声音?怎么那么刺耳?,维吉同志告诉我:‘那是死神的镰刀在收割生命!,我一开始还不理解维吉同志的话是什么意思,不过我很快就知道那种声音意味着什么了?那是一种可怕的机关枪在开火,中国人在用它杀害我们英勇的红军战士!”——以上摘自里亚的回忆录《写在在第二次世界革命之前》。
随着中**队阵地上的34式通用机枪开始用每分钟600发以上的射速将弹药喷吐出去,卓木德仁所指挥的这个山地步兵连的所有火器都跟着嘶鸣起来,正在蒙头冲锋的印军顿时被大片大片扫倒,那些没有被命中的士兵也都纷纷卧倒在地,一些人甚至还转身逃跑。
“不许后退,其他书友正在看:!不许后退!让督战队开火,谁敢后退一步格杀勿论
虽然在自己日后的回忆录里面,乍里亚同志对印度红军战士的死伤显得非常难过·不过当时亲临战场督战的他,对那些企图从中国人的优势火力下后退的印军士兵没有丝毫的怜悯。
“嗒嗒嗒······”m19no马克西姆机关枪的怒吼声中,数十位企图临阵脱逃的印度阿三被打成了血葫芦。剩下的士兵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往上冲。
看到部队又冲了起来·乍里亚稍稍松了口气。虽然现在印度红军每个月的损失数字都极为惊人,但是印度毕竟还是一个35亿人口的大国,似乎还禁得起消耗。所以此时的乍里亚也不大在乎士兵的伤亡,只要能突破华军的喜马拉雅山防线,多死些人他还是能够接受的。
印度红军的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