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2章 在有限的空间里,凭借有限的演员制(3 / 3)
影片快结束时,交替出现的正反打镜头中都有两个人物:3号和4号,8号和9号。他们恰恰是两个阵营的领头人物。《十二怒汉》属于本格推理,人物众多,动机复杂。画面构图不断暗示人物的身份地位,强调人物关系的变化,让观众在略显烧脑的剧情中也能跟上思路。
之后,8号陪审员通过发现证词中的逻辑漏洞,获得其他陪审员的支持。在他们和3号对峙的正反打镜头里,8号和其他陪审员处于同一阵营,且他站在画面中间,符合“无罪”阵营领导者的身份。相比起来,3号显得孤掌难鸣。
而对于一些拉不到大投资的新人导演来说,这样的题材顿时就成了他们的心头好。
一轮讨论,每个人在中特写里阐述观点。而此时,人物间的矛盾还未显现,交谈时比较友好,剧情的节奏较平缓。与此对应,画面中有不少的环境元素,留有“呼吸的空间”。
所以,很快地,竟然有一大堆的相关的题材类型的影片立项。
看过电影的人相信都会发现,抛开8号这个点,其实整部影片里面,7号这个角色,他的言论其实对剧情的推动并不多,大多的时候,他的话对于剧情而言更像是“废话”,可是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7号的镜头呢?
我不是李易导演,所以并不知道李导的具体想法,在个人看来,除了要展现7号这种“随波逐流”“墙头草”“漠不关心”等等的设定之外,更多的是出于轴线定点的需要。
因为1号的作用是定起点,那么7号的作用就是定终点。
一前一后,让这两个点固定下来,而因为8号的存在,所以,会让7号这个点被运用的更多,为此,这个点就显得很重要,那么自然而然地就需要时不时地展现一下。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