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左左右右(1 / 3)
往左边走是国舅府;往右边去是官舍,赵如意住在那里。
应当去哪边?吴宝臣站在街上,左看右看拿不定主意。转念想到,国舅府门前人多眼杂,还是去见赵如意吧。
吴宝臣迈步往官舍里去。
自从下朝,赵如意将自己关在屋里,不想多见人。忽然听见外面有人高声叫着自己名号,透过窗户往外看,见是吴宝臣,当下就不想见。
吴宝臣一路叫着人,推门进来。赵如意只好迎上前,伸手往屋里迎。
两人分边坐下,吴宝臣笑呵呵地说,恭喜将军,洗清身上疑惑,往后前途无量呀。赵如意不接话题,请吴宝臣喝茶,自己也慢悠悠地喝茶,闭口不言。吴宝臣伸手碰着赵如意的胳膊说,将军高兴坏了吧。
吴宝臣故作亲近的动作让赵如意觉得讨厌,又不好表现出来,便摇摇头说,国家有难,我怎能高兴呢,何况我是个小人物,今天能活下来就算万幸了。吴宝臣说,朝廷已经看到,将军对国家的忠心不可怀疑。赵如意咧咧嘴巴,无言。陈宝成说,将军是国家重臣,应该多往远处想想。赵如意听罢,看着吴宝臣说,请大人教我。
吴宝臣目视赵如意,用食指尖沾着茶水在桌子上画线,画圈,嘴巴里自言自语。赵如意见状,起先以为吴宝臣画下的线圈有意思,后来查觉到,就是吴宝臣的无意动作,放下心神,无聊地陪着吴宝臣,耗着功夫。
半晌,吴宝臣抬头对赵如意说,我刚从丞相那边过来,谈到一些事,有些和将军有关系,我实在忍不住,过来和将军说说。
赵如意赶紧起身给吴宝臣添茶,笑眯眯地说,感谢吴大人,请用茶。吴宝臣说,我有点看不下去,如果我不来,没人会和将军说。赵如意称谢。吴宝臣接着说,将军不常来京师,不知朝廷的规矩。赵如意追问,吴宝臣继续说,大事小事丞相牵头,议定后报给大王。赵如意吊着眼睛说,如今大王没了,丞相能当半个家了,没人能管他了。
说完话,赵如意暗自偷看吴宝臣反应。
只见吴宝臣跟着冷笑道,将军说得可是大实话,死人怎么能管他呢。话音未落,自己笑起来,转眼见赵如意没跟着笑,顿时无趣,生生将笑声收回去。
赵如意拿出一个布包放在吴宝臣眼前问,大人猜猜里面是什么?吴宝臣隔着布包摸着,像半大的石头。赵如意紧着问,大人觉得是石头吗?吴宝臣点头。赵如意说,猜对了,真是石头,这不是一般的石头,我连大王和王后都不舍得送。
赵如意将布包打开,摊在桌子上,伸手示意让吴宝臣观看。
这些石头晶莹透亮,独自闪着神秘的光泽。
吴宝臣仔细打量着眼前的石头,心里盘算赵如意的用意。
赵如意追问道,请大人说说,这是什么?吴宝臣说,珠宝,颗颗都是好货色。赵如意说,斜口关出的山货,我平素收藏一些,送给朋友留作纪念,这是送给大人的。吴宝臣下意识地伸手去拿,又觉得失礼,缩回手,不好意思地说,这么尊贵的东西,只能配得上大王,将军送给我不太合适。赵如意说,这是私人礼物,是朋友一定要送,恳请大人收下。
赵如意将珠宝包好,塞入吴宝臣怀中。吴宝臣假意推脱几番,顺着人情落袋为安,口中不停地感谢赵如意。赵如意说,没事的时候可以拿出来把玩把玩。吴宝臣连忙说,一定的,一定的,下回看到东西会想起赵将军。
赵如意觉得俗气,有心调侃吴宝臣见物忘人,又觉得不值,看见吴宝臣喜不自禁,自然是珠宝已经起作用,便说,往后在朝廷里请大人多关照,多说好话。吴宝臣说,能帮上忙的,不在话下。赵如意说,我能交到大人做成好朋友,真是大幸运。有机会请大人来斜口关游玩。吴宝臣听到赵如意要回关的意思,和自己的预想不合,探问理由。
赵如意说,这几日在京师里遇到的事情,听到的言语,看到的面孔,让我一时一刻都不想待下去,恨不能马上回去。吴宝臣安慰说,将军受委屈了。赵如意说,大王将斜口关托付给我,不能半点大意。吴宝臣起身向赵如意作拜,对他说,宝弓国有将军在,真是万幸至极。可眼前将军万万不能离开京师半步。
赵如意扶住吴宝臣说道。大人不可多礼。吴宝臣握住赵如意说,有何不可,哪来的不可,将军不要大意,上天已经降下的富贵,如果不取,恐怕会带来灾祸。赵如意装作不懂,傻呆呆地看着吴宝臣,又是摇头,又是点头。吴宝臣伸手在脖子上抹一道说,杀头!又在腰上抹一把说,失身!口中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继续说,还会夷灭三族,将军不怕吗!
赵如意还没听出吴宝臣说什么,坚定地说,不怕。吴宝臣叹气说,如果你真不怕,我也服气了。赵如意送吴宝臣坐回去,急急地问,吴大人说的话,我听不懂。吴宝臣看着门外,转头神秘地对赵如意说,和将军说些要紧话吧。赵如意脸色严肃,洗耳静听。
吴宝臣说,将军要看明白眼前的形势,不能糊涂,免得身家遭殃。赵如意不言语。吴宝臣接着说,王家只有王后夫人两个人,国舅算半个人。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