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 做了一场秀(2 / 3)

加入书签

然朝臣这次都是夸奖赵宗全没有徇私,处事公正,律法严明,但口头上其实也代表,不完全群臣内心真实的想法。

没有被伤到要害,顾廷烨虽然受了伤,但是不重。

所以这些钱,带回来之后,大半真的就存到了国库里面去了。

兄妹两个没有被处死,哥哥被流放二千里,妹妹被囚禁终身。

就算是记入了族谱,顾廷烨真没了,孩子在顾家也生存不下去。

虽然这孩子跟他母亲一样,在家里就是一个小透明,不被人重视,容易被忽略。

但是不用上交欠税的,都是有背景,有靠山的,像是顾廷烨本人这样的大户。

梅开完,桃开,桃开完,梨开,时间也到了四月份。

盛小七这孩子就真需要教导一下了,时间不长,教导不了太多的知识。

“这下英国公也该满意了,邹氏一家男的徒,女的囚。”

但是足够盛长柏,帮着孩子培养一个好的学习习惯。

“这也算给够了英国公面子,希望此事可以到此为止吧。”

“管它做甚,朝廷没有其他的事情可以忙了吗,清者自清,谣言毕竟只是谣言,不日既会烟消云散。”

朝廷上的局势,也随着英国公被安抚,暂时的缓和了下来。

两个人带回了将近二千万贯的财货回汴梁,起码有两三个顾廷烨的身家,给国库缓了一口大血。

这次也算是赵宗全对英国公进行了妥协。

就是士兵本人也不会抱有这种奢妄,今年的俸禄能发足,也就很满足。

但是刀兵相向的这种事情,盛长柏还是不愿意看到。

英国公看样子被安抚了下去,顾廷烨也确定还活着,军方的巨头都没有事,禁军看样子,还都在赵宗全的掌握之中,赵宗全的皇位也就还能继续的坐下去。

赵宗全的名声,也得到了不少的损害。

就是实际上真的有士兵没有领够俸禄,也不存在补发的可能。

随着时间过去,桓王和顾廷烨在江南的公开露面的消息,传回汴梁。

度支司没钱,是真的有为难,见到哪个衙门都是催钱。

桓王反应不及,顾廷烨飞身扑救,就挡了上去。

盛长柏管不到盛长枫的学业,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督促。

这段努力过去,盛长枫也就又进到了。

参加文会,诗会,整日去酒楼,青楼的日常。

但沮丧,伤心,失望的尽头过去,这份努力也就会随着散去。

汴梁城里,还是心向英国公的多,对于朝堂上府旧人来说,本能的就排斥突然冒出来的禹州一伙人,和自己争夺朝堂上的权利和利益。

邹家在汴梁就像是流星一样,一划而过。

想要回返汴梁,或者是获得自由,起码也要等赵宗全,完全能拿捏住英国公府之后再说。

纠缠的赵宗全已经不敢露脸,这几天更是推脱有病,取消了朝会。

出去了将近半年的桓王,顾廷烨巡盐回返了汴梁。

暗流涌动的情况下,也不知哪一方会首先搞出事情来,又是哪一边在主动的算计。

没有敢大规模追缴往年的欠缴。

安排好了家里之后,盛长柏就关注起了外面对这件事的反应。

钱带回来之后,盛长柏的老丈人,管度支司的三司副使海大人的日子当然就好过多了。

不只是朝廷上要议这种事情,就是在家里,也离不开这个话题。

顾廷烨这个人也算一个显眼包,有关顾廷烨的各种事情,在汴梁很容易就能成为头条。

“这事你去让你母亲安排就行了。”盛紘回道。

“陛下,邹氏兄妹只抓不判,不认罪伏法,置我大周的律法于何地。”

盛长枫算起来年纪已经不小,现在已经十九,明年就二十,将要及冠,算是真正的成年人。

但是赤字基本上都是账面上的数字,拖欠最多的就是军费。

趁着上前说话的功夫,掏出一把匕首,就朝桓王刺了过去。

在汴梁也就嚣张跋扈了一年多,然后就无了。

确实是顾廷烨为桓王挡刀,被匕首刺了两下。

可以看作是皇后对英国公夫妇的真诚惭悔,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胁迫。

刚落榜的时候,在盛紘和林檎霜的双重怒火之下,还能发奋一下。

盛紘还是为这孩子请了一位塾师在家教导。

刺客太多,杀不到两个人跟前的不用多说,毕竟两个人带走的那么多禁军精锐也不是摆设。

毕竟没了恩情的羁绊,盛家现在还真请不到大儒到家教导家族子弟。

顾廷烨挨打的经验最丰富,抗击打的能力也极强。

这在大周,已经是仅次于砍头的处罚。

就算是堂堂的英国公,处置这些事情的时候,也和普通百姓家没有什么区别。

看到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