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帮一把(1 / 2)

加入书签

第二天上午十点钟,陈小龙一行人在省秘书长的引导下,走进了西江省领导的会客室。

刚刚站到门前,米维书记已经大步迎了上来:“小龙,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米书记,你想的恐怕不是我,而是想让我帮你拉来投资吧。”陈小龙微笑着调侃道。

米维放声大笑:“知我者,小龙也。”

二人的手,紧紧地拉到了一起。

在场的省领导都觉得惊奇。

大家都清楚,米维是不苟言笑,老成持重的性格。

这样对待一个年轻人,可算是前所未有的现象。

“各位,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年轻人就是华夏科技界公认的伯乐和灯塔,在商界被称之为财神的陈顾问。”

米维热情洋溢的声音,立即让在场的所有领导感到震惊。

说陈小龙的名字,可能有人要迟疑一会。

提到陈顾问这块金字招牌,那可称得上如雷贯耳,声闻遐迩。

面对如此热情的态度,陈小龙风趣地说:“米书记好热情,专门把我拉到省城来吃饭。我可把丑话说在前面,今天口袋没装钞票。”

“小龙,你放一百个心。只要你的肚子够大,保证酒足饭饱。”米维同样开着玩笑。

在场的领导,都已经听说了陈小龙在秋水县城吃饭的故事。

一个个乐得眉开眼笑,神采飞扬。

被取笑的当事人曹明,腼腆地走上前来,自我检讨说:“各位领导,我就是让陈顾问掏腰包的曹明。没办法,太穷了。”

“不要检讨,我还要好好表扬你才对。身先士卒,铲除地方恶霸不谈,还能主动吸引投资商,这才是优秀的基层干部。”

听到米维对曹明的表扬,陈小龙嘴角上浮现出淡淡的笑意。

用不了多久,曹明也会得到提拔重用,这就叫时也运也。

没有急于改变面貌的愿望,曹明哪会如此盛情邀请素不相识的外省人上门做客。

没有捉襟见肘的窘迫,哪会让陈小龙生出恻隐之心,生出要帮秋水县一把的念头。

因果循环,果然不爽,一切皆在定数之中。

宾主双方交谈了一会工夫,柳迎春也已经到达。

这些领导对柳迎春并不陌生,上次收购省城汽车制造厂的谈判,大家就已经领略到她的厉害。

别看脸上笑得很和善,谈判时寸步不让,标准的一个铁娘子。

不过,今天的谈判没有多少棘手问题。

陈小龙和米维已经商定了大致方案,就是采用宜夏锂矿实业的模式,实行六四分成,确保秋水县的收获不少于一成红利。

来省城的路上,曹明悄悄找陈小龙打听消息,一成红利到底是多少钞票?

听到最低不会少于1000万的分红时,曹明当场流下了泪水。

这么一大笔钞票,在贫穷的秋水县能做多少事情啊!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柳迎春与西江省和秋水县进行谈判,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比如水源地的环境保护、规范职能部门的管理行为,都得要提前有所约定。

在米维的陪同下,陈小龙去了刚刚收购的汽车制造厂。

刚一下车,一个戴着宽边黑框眼镜的男人迎了上来。

“小龙,想不到会在这儿见到你。”

“阮大哥,知道你来这儿,我早就想过来,直到今天才有了机会。”

对方是陈小龙的学长,在漂亮国当教授的阮一风。

他的专业是汽车制造,一直都在研究漂亮国的汽车工艺。

上次参加青云中学校庆活动时,他和陈小龙有过亲密的交谈。

双方曾经作出约定,要为华夏打造自己的汽车品牌。

得知西江汽车制造厂被收购的消息后,阮一风立即回到国内。

作为生产副总,他正在主持内部的规范化管理。

“小龙,入股BBA的谈判进行到了哪一步?”刚一坐下,阮一风就关切地打听了起来。

“已经在对条款进行最后敲定。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在7月份能够达成协议。”陈小龙介绍说。

“入股以后,我们能得到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呢?”阮一风问道。

“阮大哥,最后签约时我会去,你也要去。最基本的条件是在这儿建立合资企业,BBA提供技术协助。”陈小龙说着自己的想法。

“这可就太好了。”阮一风兴奋地拍击着茶几。

陈小龙的设想思路,是在西江生产燃油车。

全面掌握生产技术以后,再进行换道超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来上一个遥遥领先。

“小龙,既然是这样的安排,为什么不能把锂电池的生产基地放在西江呢?”米维见缝插针,立即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米书记,从签约开始到生产高质量的品牌燃油车,没有八年以上的工夫都看不到成果。”陈小龙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