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养蜂推广!兰文绣生了!(二合一)(3 / 3)
声的。
毕竟,这件事情,还就是老支书一手导演出来的。
这有了上次方鸿安他们帮学校和其他村子清理毒蜂上报纸这事的启发,在蜂箱放置提升农作物产量提升得到验证的第一时间,老支书就找到了镇里面,把这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给汇报了上去。
镇政府陈书记在高兴的同时,也迅速听从了老支书的建议。
主动联系上了潇南日报社,直接点名找到了杜远波。
话说杜远波这边,在上次那边关于方鸿安的报道出来之后,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连带着,上边的领导也是极为肯定了他的表现。
加上机遇正好是空出来了一个小组长的位置,顺水推舟之下,杜远波直接摇身一变,从一个边缘人物,成为了被誉为是报社后备干部班的小组长。
对方鸿安他们是感激这呢。
这一听到方鸿安他们又整出了新闻。
问清楚了,居然还是蜜蜂助力农作物增产这种从未有过的新闻。
当即就迅速制定了一个专题计划。
在给报社领导汇报之后,报社领导也是大为赞赏。
特别杜远波派了一辆车,还允许他这次带一个助手出来,进行长期调研之后,做一个详尽的专题报道。
在事前,报社的领导就一件事情跟千马坪镇政府那边也做了专门的沟通。
确定了行程之后,上次镇政府就先跟方鸿安通过气了。
原本……是还想让方鸿安专门提前做一些准备来着。
不过方鸿安是觉得并没有什么必要,只是简单的做了一些准备,然后今天算是特地留在家里等着杜远波前来。
一番交流。
杜远波在说明来意之后,也没有直接采访和调查。
而是先跟方鸿安聊起了这整篇专题报道自己的一些想法,然后……郑重其事的请教方鸿安的意见。
就上一次那篇报道,杜远波可以说是万分的感谢方鸿安提出的那些修改的建议。
毕竟,如果按他先前的思路,那顶多也就是一片良好的专题报道。
但经过方鸿安那么一建议,尤其是把主题升华到对整个养蜂产业对大山农村的致富的带动上,使得整篇报道的立意是彻底的提升了。
事后,他们报社也研究过。
如果按杜远波先前写稿思路,那绝对是没法能引起那么大的社会反响,更不会让上上边的领导都大加赞赏。
这有了上次的经验,杜远波自然不会浪费这个难得的机会。
一番请教之下,方鸿安也顺势提了一些建议。
主要,还是方向性的问题。
杜远波,先前的结构和框架,都没有什么问题。
但还是局限于时代的思维,把主题仅仅是停留在增产这一项上。
但其实蜜蜂养殖,除了促进作物增产,在农作物病虫害的限制、生态环境的改善方面也都有连带的好处。
可以说助农效应很广。
虽然,现在从数据上,没有法子去验证。
但其实也可以做一番理论的延伸的探讨……
把主题,升华到助农这个大主题上!
把这建议跟杜远波一说,杜远波眼中的光芒,是立即闪耀了起来……
这随后的几天。
杜远波几乎每天都活跃在石湾村、杉木岭、冬瓜窝、蒋家岭的地垄田间,又拍又记……
足足五天之后。
才带着一片经由方鸿安看过的长篇报道,满意的离开了石湾村。
也就是在他离开石湾村三天之后。
《潇南日报》上,一片关于养蜂助农的长篇报道,自己在头版发布!
而稍后的几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