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四月的海蜇,水早暖(二合一)(2 / 4)

加入书签

而有经验的船老大,一般都会选择在无人岛有沙子的那一面下锚。

因为泥沙底是最合适下锚的,可以将渔船死死的拽住,也不用担心锚卡在礁石的缝隙里。

不过渔船也不敢离小岛太近,都会保持一个相对安全的距离。

离得太近的话,海浪由于遇到阻碍物会有一个反作用力,所以浪会更大点。

同时,也担心岛上有没有不干净的东西摸黑过来,毕竟在这个年代,还是有不少铤而走险的人。

入夜后。

李多鱼打开了船用雷达,随时侦测着海面的情况。

驾驶室内。

跟他一起睡的大堂哥李曙光则打开了收音机,听起了广播。

让李多鱼没想到的是,这货特别喜欢听“敌台”。

且还就吃敌方那一套。

听的时候,还忍不住问道“多鱼,你去过岛国,你说现在是岛国比较先进,还是海外省比较先进啊。”

“肯定岛国啊。”

“海外省已经这么先进了,岛国比他还先进的话,那岂不是非常厉害。”

李多鱼点点头,忍不住感慨道“他们这时候的房价,确实非常的厉害。”

虽然这时候的海外省是亚洲四小龙,但在这个年代,这四个哪怕全加起来,也不够岛国打的。

而这时,还是小蒋管理着海外省,李多鱼记得当年他刚从牢里出来后。

小蒋就因为糖尿病走了,换成“精神岛国人”的狗登子接棒,从此海峡关系就开始走向了对立。

李多鱼猛地想起那个给他抽水机的老兵,问道“曙光,你最近有没有碰到那个老兵。”

李曙光摇头道“就上次又碰到了下,后面就没有碰到他了。”

“这样啊。”

李多鱼叹息了声,原本他打算带周晓英回家乡时,顺便去老兵的老家看看,再去问问那个马秀梅的线索。

可有了孩子后,根本就跑不开,再加上最近他事情太多了,晓英也要教书,就一直没有去成。

李多鱼打算暑假的时候,一定要去周晓英的老家走一趟,顺便帮老兵找找他的结发妻子。

李多鱼望向了远处。

那里有微微有亮光。

李多鱼知道那里有个沿海的城市,只要从那里上岸后,再坐个十小时的车程,就能到达周晓英的老家。

随着海浪起伏。

李多鱼沉沉睡了一觉。

翌日。

天还没有亮,李多鱼就被敲竹筒的声音给叫醒了。

而年轻船员一个个都没精打采,都还想着赖床。

二叔公直接拉开了被子,骂道“要放在渔业队那会,要是像你们这样赖床,队长肯定一桶冷水给你们泼过去。”

起床后。

庄叔已经做好早餐了,早饭就没那么多规矩,一般是谁先到伙房,就可以先吃。

而赖床的那些人,要是来的晚的话,早餐说不定会被人给吃光,那就只能饿肚子。

天都还没有亮,渔船就顺着海流的方向前进。

李多鱼率先开船出去绕了一大圈,随后用对讲机跟三叔的拖网船沟通了起来。

随着拖网下到海里后。

大家都满怀着期待,甚至还有人唱起了号子来,都非常希望能跟昨天一样,再搞一大网马鲛鱼。

而这次收网的时候,网包也非常的大。

年轻船员都很开心。

“又爆网了,又发财了。”

可站在船尾的几个老渔民,看着那个漂浮起来的网包后,察觉到了不对劲。

正常情况下,网包没那么快浮出海面的,且那个网包看起来颜色很淡,仿佛捞了一网海水。

其实,他们已经猜到网包里,到底是什么东西了。

三叔和大伯,还有李多鱼,这三个船老大看着眼前的网包,全都露出了苦笑。

这一网翻车了啊!

整整一网的海蜇啊。

正常情况下,七八月才是海蜇捕捞的旺季。

可眼下才四月初啊。

除非今年海水提早变暖了,不然是不可能捕到海蜇的。

要是海水提早变暖了,这对养殖海带的李多鱼来说,绝对是好事。

海水变暖后。

海带会疯长,要是持续一个月的话,估摸着,五月下旬又可以收海带了。

而这时候,大家看着一整网的海蜇犯难起来。

二叔公抽着旱烟。

“这些海蜇还真不少啊,每只都很大很肥。”

“有毛线用,这东西又重又大,不划算的。”

“这一网才多少钱啊,干脆全部不要了,重新再来一网,说不定下一网就是马鲛鱼了。”

船老大李政发思考了会“这个月份的海蜇挺贵的,咱们把它捞起来,加工一下,拉到附近的码头去卖。”

三叔这么一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