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烤鳗鱼爆火(2 / 4)

加入书签

r>经过五天时间。</br>李多鱼将烤好、包装好的鳗鱼,以每条一块五的价格,出售给了陈元素和安玉良这两家公司。</br>扣除掉各种成本后,李多鱼这两万多条鳗鱼赚的并不是很多,净利润只有两万不到,比起出口到小日子那边,利润差了至少对半以上。</br>不过,也不是没有好处,那些烤鳗鱼的塑料包装上,全都印着闽龙食品四个大字。</br>而在烤鳗鱼上市前。</br>新元水产公司和榕城联合已经进行了广告宣传,上市当天,每个销售烤鳗鱼的档口,还有供销合作社都排起了长队。</br>第一天,两千多条鳗鱼,不到一小时,就被抢光了。</br>这次新元水产公司和榕城联合经销公司两家公司相当的默契。</br>并没有一次性把所有的烤鳗鱼,都拿出来卖,而是分批量放出来。</br>且双方的售卖也不重叠,新元水产的主要阵地是鱼市和海鲜档口,榕城联合经销公司主要销售渠道是供销合作社这边。</br>才几天时间,烤鳗鱼成了榕城最火的产品。</br>在这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烤鳗鱼的香味,真的能给人带来幸福感。</br>甜甜的酱汁。</br>再加上焦香软糯的鳗鱼肉,比红烧肉还要下饭。</br>一时间,谁家吃到了烤鳗鱼,竟成了大家相互羡慕的对象。</br>卖烤鳗鱼的地方,都还没有开门,队伍就排了老长,甚至还有人干起了黄牛的勾当。</br>“刚刚抢到的,四块钱要不要,不用排队,不然轮到你的话,估计已经卖完了。”</br>而烤鳗鱼的大火,也带动了闽龙食品,大家全都在讨论这家生产烤鳗鱼的闽龙食品。</br>结果大家发现这家闽龙食品,就是之前卖海带和生蚝的那家,连带着那个经常上报的村主任,也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br>也有人开玩笑道:</br>“李多鱼,这个名字取得好,难怪生意做这么大,以后我家的孩子,干脆叫张多金算了。”</br>“那我家的就叫陈多福。”</br>一旁有位大娘嫌弃道:“毛病,连对象都没有,就想着要给孩子取名字。”</br>那个在日料店吃了一百五的张建华,好不容易托人从供销社那里搞到了两条烤鳗鱼。</br>正打算拿去孝敬班花陈紫怡,可没想,转眼就听到闽龙食品这家公司是李多鱼开的,这个烤鳗鱼是他家的产品。</br>张建华瞬间垂头丧气起来,嘴里不停咒骂着,很想把烤鳗鱼丢臭水沟里,可想了想,最终决定将烤鳗鱼送给了厂里的领导。</br>而随着烤鳗鱼的爆火,一些嗅到商机的商家,纷纷循着包装袋上的地址,跑到担担岛去实地考察。</br>随着一艘铁皮船靠岸。</br>坐在码头边抽烟的米老头,还没等对方发问,直接说道:“闽龙食品在那边,走过去的话,十分钟就到。”</br>“谢了啊,大爷。”</br>可能米老头不修边幅的缘故,再加上他经常摆了个桶在前面,居然有好几个商贩朝着他的桶里面丢了好几枚硬币。</br>这让米老头脸很黑,很想骂对方一句:我看起来,就那么像乞丐吗?</br>可想想还是算了。</br>米老头把桶里面的五毛硬币捡了起来,擦干净后,揣进了口袋里,谁过不去,都不能跟钱过不去。</br>可那些前来考察的商贩,看到那个四面透风的厂房后,全都陷入了沉思。</br>就这么一家破破的养殖厂,怎么就做出那么高端的烤鳗鱼。</br>而榕城烤鳗鱼的大火,也传到了南日镇那边,那是一家新建的养殖厂。</br>后面用推土机和挖机,搞了二十多个池塘出来,正前方还有一栋两层楼高的办公室。</br>最前面的铁门,挂着海欣鳗鱼养殖厂几个大字。</br>而这时候,有一辆农用车停在了大铁门口,随后下来了一位年轻人,他怀里抱着不久前,从黄牛手里买来的五条烤鳗鱼。</br>“周经理,我拿到货了。”</br>没多久后,那栋两层楼的办公室,聚集了十来号人,有的看起来就跟干部一样,有的看起来,就像陈冬青那样的研究人员,甚至连厨师都有。</br>他们吃完烤鳗鱼后,一个个都忍不住赞叹起来。</br>“这味道是真的正啊。”</br>“我觉得,咱们这条路是走对了,不单要搞,还要大搞特搞,争取压住那个闽龙食品。”</br>而那位姓周的经理问道:“张师傅,你能吃出来这个烤鳗鱼的酱料是用什么做的吗?”</br>那位姓张的厨师自打吃到烤鳗鱼后,就一直皱着眉头。</br>“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