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十六章 妈祖回娘家(3 / 3)

加入书签

仪队出发。”

渔女手里提着的灯笼全都点亮,手捧着香炉的李多鱼则缓缓走在最前面。

进香仪队慢慢朝着码头的方向走去,而沿途不断有村民对着出宫的妈祖娘娘神像虔诚跪拜起来。

码头那边,更是聚集了大量的村民,有下沙村的,也有陈家村的。

可大家都没有挡道,而是很自觉的让开一条道路。

这次前往湄洲岛,担担岛一共准备了四条船,分别是李多鱼那艘钓鱼船,这艘船当做牌面,负责专门运输妈祖神像。

还有李念天、李政发的拖船,以及岛上往来青口码头的那艘客船。

船的四周全都插满了令旗,看起来,就像古时候的战船一样。

等进香仪队的人员,全都登上了渔船后,连绵不绝的鞭炮声在码头炸响。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东边的天空出现了一道道绚烂的红光。

老渔民忍不住感慨道:“时间刚刚好,真的会算时间。”

四艘渔船也朝着湄洲岛的方向前进,而岛上有船的渔民,也纷纷开上自家的渔船,跟在这四艘船的后面,就这样一直跟了大概十分钟的距离。

渔船就不再继续往前跟了,大家目送着那四艘船离开,随后,全都回岛了。

从担担岛开船到湄洲岛,差不多要开两个小时左右。

然而谒祖进香也不是你想去,就能去的,这些都要事先跟湄洲岛祖庙那边商量的。

李多鱼最近也都在忙,这些事情都是由陈火炭和陈元善完成的。

接下来行程,李多鱼更是一脸懵逼,原来他们并不是直接到湄洲岛祖庙。

而是先来到了贤良港天后祖祠,听陈火炭讲,这里还涉及到了贤良港与湄洲岛的妈祖诞生地之争。

已经吵了很多年了,不过对他们这种过来的进香的来说,妈祖诞生地到底在哪,并没有多大的意义。

你们两个都争的话,那就两个都拜就好了。

而在古时候,贤良港是通往湄洲岛的唯一码头,各地香客必先在贤良港天后祖祠里举行谒祖仪式,再乘船到湄洲妈祖祖庙请香。

担担岛这边还是尊重古时候的习俗,担担岛的分灵妈祖,先是来贤良港天后祖祠这边停留一晚。

第二天,天亮时。

再从贤良港码头渡海到湄洲祖庙进香,完成了进香仪式,而整个仪式最快的话也需要两天时间。

可让李多鱼没想到的是,就在他们举行仪式时,有不少穿着西装的人,正拿着摄像机到处在拍摄。

且听口音,不像是本地人,操着一口闽南话,但又不是发闽南音,给人的感觉就是比较嗲。

(这一章查了好多资料,导致更新晚了,关于妈祖的习俗实在太多了,如有不同,则以你们那边为准。)(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