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孙走了,看看电影(3 / 4)
lt;/br>“雪中送炭难,锦上添花容易,诸位倒是都是会锦上添花的人啊。”</br>赵骏拿着这些书信,调笑了一句。</br>“好了。”</br>吕夷简说道:“到了外面不比汴梁,万事小心为上,若是你出了什么意外,官家和我们都会发疯。”</br>“那行。”</br>赵骏收下信件,把东西都交给旁边的江大郎,说道:“都回去吧。”</br>“一路顺风。”</br>“早些回来。”</br>“记得写公文。”</br>众人纷纷招手道别。</br>说句实话。</br>赵骏睁眼到现在也已经过去半年。</br>每天面对的其实都是他们几个。</br>虽说对他们几个有点小意见。</br>但终究是朝夕相处,老头们和他也不是没有感情。</br>所以赵骏现在独自离京,他们确实有点舍不得。</br>倒不是真舍不得,主要还是怕他在外面砍人。</br>特别是淮南那边,现在一团乱麻,朝廷也一直没有处理好。</br>万一赵骏去那边看到了一些不爽的事情,到处杀人,引起造反乱子就大了。</br>只是他们也没能力阻止赵骏离开,就只能这样“依依不舍”。</br>赵骏笑了笑,冲着众人招招手,扭头上了漕船。</br>紧接着诸多察子们也纷纷上去,随着一声悠扬的号子,系在码头的绳索解开,船只开始缓缓离岗。</br>码头依旧热闹。</br>吕夷简等人站在远处看着,望着那飘扬的漕船,盛度一脸忧愁地道:“真不知道汉龙离京,会做出什么事来。”</br>“看他作风就知道,淮南当地的贪官污吏应该是要倒霉了。”</br>王曾摇摇头:“希望我那位门生洁身自好,没有在那边同流合污,要不然就算是老夫也保不住他。”</br>“汉龙走了也算是好事吧。”</br>王随苦笑道:“至少今年汴梁应该不会怎么折腾了,我这把老骨头,可是折腾不动了。”</br>吕夷简瞥了眼他道:“知足吧,汉龙其实已经网开一面了,你以为汴梁官场很干净吗?只清理了开封府,御史台和三司也只是抓了少部分人,要是他真大开杀戒,汴梁数千官员,至少得死一半。”</br>“好了,走吧。”</br>晏殊看到船只已经过了麦桔巷口的高桥,消失在了远方,说道:“该回去向官家复命了。”</br>众人便各自坐回了马车,向皇宫而去。</br>此刻赵祯在皇宫中等着。</br>崇德殿内,桌案上放着笔记本电脑,他今天没心情看电影,坐立不安地在书房里走来走去。</br>大概过了二十来分钟,吕夷简他们回到了宫中,向赵祯禀报。</br>“官家。”</br>“大孙走了吗?”</br>“走了。”</br>“唉。”</br>赵祯叹息道:“大孙走了,朕这心里就是不能平静啊。”</br>没有大孙的第一个小时,想他。</br>吕夷简劝慰道:“官家放心,汉龙是知分寸的人,出门在外有那么多人保护,不会出什么危险。”</br>“可是淮南那边听说有瘟疫。”</br>赵祯忧虑道:“朕就怕他生病。”</br>现在赵骏已经被赵祯视为救命稻草,即便把笔记本留下,可笔记本里的内容再丰富,又怎么比得上赵骏的大脑?</br>至少笔记本没办法告诉他们未来应该怎么发展,蒸汽机的具体制造方法,以及初中到高中的所有课程。</br>跟赵骏比起来,笔记本实在是聊胜于无,所以赵祯十分担心赵骏的安危,怕他在外面出了意外。</br>虽然赵骏身边带着军队,又能调动地方守军,安全有保障。</br>问题是淮南最近两年灾情严重。</br>有灾就有瘟疫。</br>瘟疫这东西很让人恐惧,哪怕赵骏离京前带了一些药,可万一救不了怎么办?</br>所以赵祯一直不想赵骏离开,奈何赵骏一意孤行,他也没办法。</br>“官家多虑了。”</br>晏殊笑道:“瘟疫之症,《伤寒杂病论》可治,平常百姓得疫病是没钱没法治,汉龙又不缺药,无需担忧。”</br>“唔”</br>赵祯一想也是,《伤寒杂病论》在东汉末年差点失传,由晋人王叔和搜集整理,到大宋依旧存在,对付瘟疫很有一套,确实不必担心。</br>想到这里,他微微点头。</br>吕夷简目光看向电脑,心痒难耐道:“官家,汉龙走了,不如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