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皇帝终究是老虎(3 / 4)
管,军队也可以常设将领保证军队训练。”</br>他说道:“第二个问题是裁减军队的问题,没想到有那么多缺口,那么原计划保留八十万军队就不太靠谱了,必须要有新的军队规划才行。”</br>“如何规划?”</br>众人看向他。</br>赵骏想了想道:“军队应该再次进行精简,保留五十万禁军即可。老弱淘汰掉,朝廷进行安置。有缺额就募兵,厢军则转为建设兵团,提高他们的待遇,这样在整体上就是七十万总部队。”</br>兵籍上有一百二十五万,结果空额四十万,那么实际兵员数量大概在八十五万左右,这是加上了地方厢军,如果不算的话,那么禁军数量只有六十多万。</br>赵骏的意思再裁撤十多万老弱,保留五十万精锐之士,常设将领,开始大幅提高军队战斗力,并且过渡到火器时代。</br>目前整个军队中只有五万人拥有火器,五年之内,赵骏打算让大部分军队都必须有一个火器营。</br>比如一军是五营两千五百人,那么至少得有五百人是火器营,配合步卒战斗,这样才能在正面战场击溃西夏辽国骑兵。</br>“嗯。”</br>赵祯觉得没什么问题。</br>见他同意,范仲淹说道:“那我让富弼拿个章程出来,算算这样做朝廷每年要花销多少。”</br>“让夏竦和他对接一下,除了军队以外,后勤部门也要进行整改。”</br>赵骏继续道:“三衙与兵部合并了,这帮勋贵子弟,该处理的处理,该宣判的宣判,剩余的人.”</br>他想了想,说道:“就挂个武将虚职,让他们养老去吧。”</br>“如今各地都在抓人,很多营军官缺额非常大,若是短时间内不能调集人员递补的话,万一辽国和西夏打来可就麻烦了。”</br>范仲淹提出了问题。</br>现在朝廷抓了不少人,包括各地钦差奉使也抓了很多人,全国各地加起来现在在牢里的估摸着有那么两万多了。</br>如今还处于收集证据阶段,大理寺、审刑院以及警察部忙得不可开交,每天都在审查公文。</br>唯一被处理的就是谋逆案,在翌日就被当庭审判,诸多参与者死刑,大量涉案人员的家属遭到株连,如马家、杨家、韩家、赵家以及王家。</br>估计未来几个月有得忙了。</br>而且这么多人被抓,他们的缺口暂时没人补上,这又得调集大量人手。</br>“宋夏和宋辽战争中涌现出那么多优秀勇敢的士兵,朝廷对他们的英勇表现做出赞赏,提拔为军官也很合理。”</br>赵骏想了想道:“老范这事你让兵部去处理,跟富弼商量个章程,把你之前训练的优秀士兵补上去。”</br>赵祯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但最终还是咽了下去。</br>还是老范注意到了这一点,连忙说道:“这事我就不去管了,而且我觉得也不适合由兵部来处理,让枢密院拟定吧。”</br>“为啥?”</br>赵骏正纳闷间,忽然瞥见了赵祯,便恍然大悟道:“哦,那就让枢密院来吧。”</br>兵部尚书富弼是范仲淹的盟友,本身老范在军队里威望已经很高了。</br>如果整个禁军的中下级军官全都是他在西北训练出来的精锐士兵,那万一以后他登高一呼,大宋全军岂不是都要来到他的麾下?</br>那赵祯这个皇帝还当什么?</br>让给范仲淹算了。</br>所以虽然赵祯知道不能猜忌范仲淹,可这个东西就像猎杀本能一样,作为皇帝他没办法答应让全军到处都是范仲淹的人。</br>“那就让枢密院拟定。”</br>赵祯听到范仲淹的话,才算是松了一口气,枢密使王德用还是比较忠心的,之前跟老范也只是搭档关系,不存在上下级,这样就不用担心了。</br>“就先这样吧,先抓人,该判的判了,该流放的流放了,然后再立即补充军官,把大宋禁军的战斗力给训练上来。”</br>赵骏环顾四周说道:“现在还是比较担心辽国和西夏那边的情况,如果他们趁着这个时候出兵也比较麻烦,不过我们现在的火力今非昔比,他们来也是送菜。”</br>“还是不能掉以轻心。”</br>王曾说道:“先加紧把国内的军务做好吧,这冗军一事,也拖了很久了。”</br>“嗯。”</br>赵祯和赵骏都应了一声。</br>从去年开始打算裁撤冗军,到现在也拖了快一年。</br>是时候开始按照原定计划处理三冗了。</br>到最后赵骏总结道:“那么今年下半年的任务,就是彻底整顿好军队情况,明年二月,在全国开启第三次新政,把三冗彻底完善好吧。”</br&g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