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朱元璋决心杀倭,是叶大人谏言,也是后世子孙诉告!(3 / 4)

加入书签

在这段时间内,屠戮手无寸铁的平民,用各种难以启齿的非人方式歼污妇女,真就是连八十岁的老太婆都不放过呀!”“倭奴犯下的罪行实在太多,臣写不下去了。”“臣现在每写一个字,手都在发抖”烛光之下,两滴眼泪顺着叶青的脸颊,在下巴上汇聚为一滴,然后重重的滴落在了奏疏之上。“呼!”叶青昂头四十五度,深呼吸了一口气之后,这才稳住情绪并擦干了泪痕。紧接着,他又目光坚定的提笔写道:“我们虽历经浩劫,但依旧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臣所在的年代,华夏已可俯瞰倭奴,但依旧我辈当自强!”“臣相信,陛下就算是洪武二十五年之后,才彻底相信臣是来自六百多年后的人,在看了倭国那罄竹难书的罪行之后,也该坚定杀倭的决心了吧!”“最后,臣只想说一句话!”“陛下坚定杀倭,可得倭之巨大银山,大明从此不缺银,还能拯救三千五百万后世子孙!”“届时,臣一定会亲赴孝陵,跪着进入大殿,向陛下请罪,并道一句‘臣叶青,问陛下圣躬安’!”“可如果臣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陛下还依旧无动于衷,臣一定去孝陵吐一口唾沫,并说一句‘什么玩意儿’!”“言尽于此,还请陛下自己选择!”“落款一:雁门县知县叶青!”“落款二:来自六百多年后的后人!”终于,叶青合上了这本厚厚的,名为【论海战杀倭的重要性】的制式奏疏。他不准备把这本‘遗奏’和其他的‘遗产奏疏’放在一起!真到了被赐死的时候,他会用自己的方法,保证这本奏疏出现在朱元璋御书房的龙案之上。烛光之下,叶青也是缓了好久,这才平复了心情,真就是写奏疏之时都恨得咬牙。叶青看着他这本厚厚的奏疏,再次回忆他的行文,生怕有什么疏漏,因为他在劝说朱元璋决心杀倭这件事上,绝对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我那用来让朱元璋相信我来自六百多年以后的前言,没问题。”“‘主打真诚’和‘神之预言’的方法,绝对没问题。”“我这实事求是的正文,也绝对没问题,他但凡有一点血性,就一定会不遗余力的杀倭!”“可以说洪武大帝朱元璋学问不高,思想固执,但绝对不能说他没血性,他最不缺的就是血性!”“他那心狠手辣的劲头,他那剥皮实草的杀人方式,用在倭奴身上,那就是超级大优点了!”“说不定,他制造人间炼狱的本事还比我强呢!”“.”想到这里,叶青的嘴角就挂上了一抹满意的淡笑,紧接着他便收好奏疏,放心的离开了书房。他该去睡觉休息了。因为从明天开始,他就得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招惹郭老爷,以及这场雁门大决战上!可也就在他刚走出书房之时,就看见穿着睡衣白袍的郭老爷,大马金刀的坐在石桌前。而他面前的石桌上,还摆放着两坛子酒,非常小的坛子,估计一坛也就一斤酒这样。就冲他郭老爷面朝书房的架势,就知道他应该是早就在这里等他叶青了。叶青看着俩酒坛子道:“郭老爷,不对,郭将军,你这是要找本官喝酒”朱元璋只是严肃的点了点头之后,就开始亲手开坛子了。叶青看着这除了俩坛子就空空如也的桌面,眼里尽是明显的嫌弃之色:“有酒没菜,难成正果!”“你难道就准备和本官直接一口干了”朱元璋听见这话之后,这才发现他确实疏忽了一点点。他朱元璋是粗人和武人出身,哪怕是当了皇帝,也是性子一来就直接一口干。可他叶青不一样,人家是实打实的举人倒数第一名,也还算个附庸风雅的文人,确实不适合这么豪爽的一口干。而他朱元璋之所以会坐在这里等,也是因为看到叶青孤独的加夜班。就这一点来说,还是多少有些像他的!也就是因为这一点,他才准备了这么两坛子酒!他想着,不论战后他对叶青的态度怎样,战时都应该精诚团结,绝对不能和以前一样,总是一副针尖对麦芒的样子。他是皇帝,他年长那么多岁,他是长辈,他是大哥,他应该拿出长者的风范来。所以,他准备和叶青干了这坛酒,暂时一笑泯恩仇!想到这里,朱元璋就提着两坛酒走到叶青面前,以郭老爷的身份,还算真诚的说了他的心里话。叶青听着这一席话,也觉得还算合理,只是他觉得这郭老爷有些小看他了!叶青瞟了一眼这秀珍酒坛子道:“你看不起本官”“你以为本官是文人,你是武人出身,本官没有陪你干大酒坛子的实力”“不错,本官可以附庸风雅,但也可以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上得厅堂,下得农田,说得就是本官这样的全才!”“.”朱元璋听到这么一句话,直接就嘴角那么一抖。他本来是想着暂时一笑泯恩仇的,可他现在就想和叶青针尖对麦芒了,真就是见过自吹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自吹不要脸的。朱元璋直接大声道:“别吹牛,有本事走酒窖去!”“只要你叶大人站着出来,直到战事结束,咱就全听你的,你让咱往东,咱绝对不往西!”叶青只是点头一笑,其实他在某些时候,也很受用激将法。尤其是和他比喝酒,绝对次次都受用!想当年,他一个人单挑李世民、李靖、程咬金、尉迟恭、秦琼五人的时候,他郭老爷还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呢!酒窖里,叶青直接取了两个玻璃坛子出来,也不是很大,能装个四五升吧!“放心,这不是我的私酿白酒,这是果酒!”“没那么辣喉,但却有那么一丁点后劲儿!”“郭将军,敢喝吗”朱元璋看着这么大的坛子,先是眼睛那么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