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叶大人的岳父全都手握重兵,朱元璋回宫,开始上税!(3 / 4)

加入书签

都是干大事的将军,自然知道孰轻孰重。他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拽着叶老弟去参观县城,看看他叶青凭什么可以让朱元璋夫妇做到这样的地步。就这样,叶青刚出门就被他们逮了个正着!“你们堵我门干嘛”“三天之后你们就开拔,黄金会员卡也失效,你们不去玩耍”徐达几人只是对视一眼,就开始连说带拽,最后叶青变成了他们的向导。第一天,叶青带他们看遍雁门县城!第二天,叶青带他们看遍农业生产和民用工业制造!第三天,叶青又带他们去参观了雁门兵工厂!叶青之所以愿意这么干,还真不是他们连说带拽就可以办到的,只觉得让这几位将军开开眼界对大明朝有好处。反正他都是个快要被赐死回家的人,这些东西本来就是留给大明的遗产,无所谓的事情。只是叶青却不知道,徐达他们参观得越全面,想当他岳父的想法就越坚定。朱元璋虽然不知道他们有这样的想法,但也明显的感觉到他们和叶青的关系越来越好。也因此,他要用自己的儿子捆绑他们女儿的想法,也愈加的坚定!三天的时间一晃而过,徐达他们拿着黄金会员卡,除了去赛贵妃会所了一晚上,就根本没有其他消费。当天晚上,坐在书房的叶青,看着送上来的单据,也是欣慰的笑了笑。他知道,如果是孔克表这样的当代大儒,绝对是铆足了劲的消费,可以说是比土匪还土匪的那种。而这些威武雄壮的汉子,却分毫不取!想来也对,他们本来已经是公爵贵族之家,又哪里会贪这些小便宜!叶青送礼是叶青的情,他们为叶青节约是他们的义!想到这里,叶青也当即拿出一个空白信封,在封皮上写道【如找不到传国玉玺,再开此信封】!紧接着,他就开始写起了正文,对于怎么拿下哈拉和林的战术,叶青只字未提。王保保都被打成这样了,他那五六万人就算活着回到和林,也没了半条命。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写什么战术的话,那就是看不起徐达他们了。他只需要在为寻找传国玉玺这件事情上,再给一个他的想法就行!当然,他的想法也只能是提高找到传国玉玺的几率,并不能保证就一定可以找到传国玉玺!但就他个人而言,他还是希望徐达他们找到传国玉玺。如此一来,他回家之后,也或许还有机会隔着展柜看一眼,真正的传国玉玺!第四天一早,又是小雪纷飞的日子。雁门关外,一头金雕从关内飞来,鹰眼之下的关外草场早已没有了战争的痕迹,又是白茫茫的一片。关外六里,大明朝二十万大军一路向北,远远看去就犹如一条没有尽头的九州长龙。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眼里,已经身披甲胄徐达、汤和、李文忠、傅友德、耿炳文、蓝玉,正在和叶青告别。徐达看着叶青严肃道:“现在,本帅该叫你叶大人了。”“上一次来雁门关之时,还是我们北伐的时候,那时候的雁门县,可以说是满目疮痍,你却在三年时间就把它变成了富饶之地,塞上江南。”“不对,现在的江南,可不如你这塞上江南啊!”内着官服外披锦袍的叶青也不谦虚,只是淡笑着说道:“徐帅误会了,我只是一个稍微有点原则的贪官罢了,都是些顺便的事情,不足挂齿。”话音一落,就连徐达都有点想骂人了。这还叫顺便的事情但现在他身披甲胄,又有那么多亲兵看着,还是得有徐帅该有的样子。徐达只是再次夸奖道:“雁门保卫战,你打得非常好,战绩连我等都望尘莫及,你保住了百姓的家园,就是最大的功绩!”说着,他又用余光看了一眼后面的朱元璋和马皇后道:“还有,陛下并不是迂腐之人,你的治世方式,总有被陛下接纳的一天。”“这天下的事情,从来都不是对错二字就可以说清楚的。”“需要的时候,世俗眼里的错就是对,不需要的时候,世俗眼里的对就是错。”“而你叶大人做的事情,在本帅看来,就是需要的时候,用世俗眼里错误的方式,做了正确的事情!”“总有一天,陛下也会这么认为!”“对于这一点,本帅深信不疑,你也应该相信我这个和陛下从小玩到大的人!”朱元璋见徐达说他的好话,也是站在叶青背后,欣慰的淡淡一笑。就凭这一点,他就不计较徐达这几天跟着叶青气他的事情了!而叶青看着眼前的徐达,只觉得是在看一位哲学家!与此同时,他也完全认可了那句流传于后世的,朱元璋对徐达的评价之语:“将军谋勇绝伦,故能遏乱略,削群雄。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当然了,妇女无所爱这句话,还是稍微有点过了。他徐达又不是庙里的泥菩萨,是一个活生生的男人,只要万事有度就行。相比于史书上的徐达,他还是更喜欢眼前这个有血有肉的徐达。只是他可不喜欢徐达说的话成真!叶青只是从怀里拿出信件道:“徐帅,你拿下哈拉和林之后,如果找不到传国玉玺,就打开这封信。”“虽然我不能保证我的想法是对的,但找到的可能会大很多。”听到传国玉玺四个字,朱元璋和马皇后同时眼前一亮,并把目光集中在了信件封皮之上。“如找不到传国玉玺,再开此信封”“叶大人,你这是要学牛鼻子老道”叶青只是淡笑道:“徐帅误会,如果你自己找到了,那就是你的功劳,如果你自己找不到,而是用我的方法找到的话,也请你答应,不要对外说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