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叶大人的两个附加条件,吴大人炮轰应天,朱元璋睁眼说瞎话!(2 / 4)

加入书签

,叶青微微低头看了一眼,跪在地上拽他衣角的吴用。他只是面无表情的一脚踹在他的屁股上,吴用直接就扑到传旨太监面前,并抱住了他的脚!“没骨头!”“这就打发了”“行,下官恭喜吴大人高升!”话音一落,叶青就果断转身,背着手就昂首跨步回府去。独自回豪宅的路上,叶青把眉头皱成一堆,也想不通这是为了什么,这到底是兼职钦差郭老爷回去说了谎,还是大明开国皇帝瞎了眼“我为官三年,官服穿了不过五回,坐衙时间加起来不足一个月,还一口一个刁民的叫着,我怎么就‘端正庄重而亲民’了”“我为官三年,私自改变规制,自己搞自己的制度,就差明说关起门来做皇帝了,我怎么就‘律己守法而有治绩’了”“有点治绩我承认,可律己守法,又从哪里看出来的”“文臣将心我承认,可又从哪里看出来我拥军而不涉军的”“要不是我想回家,我一声令下就炮轰应天,你信不信”“简直就是胡说八道,简直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卧房里,叶青一边干脆的拔掉官服,一边在心里抱怨着。可也就在他换上常服之时,他就当即意识到,圣旨根本就不是重点!古往今来都一个样,只要上位者想提拔一个人,他就能编出一万种理由,哪怕明知是睁眼说瞎话也无所谓,反正就是走个流程而已。这件事情的重点是,他明明犯下了严重的偷漏农税之罪,结果却连升六品了!这个看似完全不合理的结果,才是他应该关注的重点!想到这里,叶青又瞬间静下了心来,然后开始思考这是怎么回事。“郭老爷夫妇不会也不敢欺骗朱元璋,所以我的好事与坏事,朱元璋也一定都知道。”“他能下达这么一封圣旨,一定是他经过权衡利弊之后的结果!”“可我那偷漏农税之罪,也是万万不能原谅的呀!”“除非,他听了别人的劝!”“不错,他一定是听了别人的劝,先派人去暗查了我为什么偷漏农税!”“.”想到这里,叶青也是无奈的叹了气。他原本的计划是,用偷漏农税的直观结果,气得朱元璋火冒三丈,然后一气之下赐死他。当然,以他的脾气也会殃及太原知府柳文成以及其他同僚。可他们却并不想死,他们一定会把战备粮仓、备灾粮仓、变现粮仓的事情说出来。那么多官员喊冤,那么多官员说这件事,朱元璋只要不是傻子,就会暂时放下屠刀,先查了再说。等事情查清楚之后,他必定宽恕柳文成他们不说,还会有相应的奖赏。这样的结果,也算是他叶青对得起他们了。当然,朱元璋也或许会因为错杀他叶青而后悔,可世上没有后悔药,他叶青已经回现代了。而他在这个时代的那么多‘遗产’,就是对朱元璋的补偿与感谢。这就是他叶青利用农税的回家计划,一个只害死自己,而不连累上司同僚和下属的完美计划。只要这个计划成功,那就是非常完美的计划。可惜啊!不知道哪个讨厌的家伙,劝住了盛怒之下的朱元璋,使得他这个完美的计划以失败而告终!叶青不想去深究这个讨厌的家伙是谁,是马皇后也好,是朱标也罢,反正他这个计划的结果就是失败,再去思考凶手是谁,也只是浪费脑子罢了。他现在要思考的,就是怎么继续找死。他叶青绝对不会妥协,也绝对不会放弃。在这什么都没有的古代待了好几百年,他是真的活腻了呀!也就在叶青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做之时,县衙大门外的传旨太监,也被吴用等人安抚了下来。当然,吴用之所以能安抚得了他们,除了吴用本身很有能力以外,就是因为叶青用圣旨拍马屁而不死的传说了。传旨太监强压怒火道:“吴大人,叶大人那句这就打发了,到底是什么意思”“他还不满足吗”吴用一边迎传旨太监等人去前衙休息,一边解释道:“应该不是您想的这样,我一定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来人,上茶,上点心!”片刻之后,茶和点心就来了。茶是真的茶,点心也是真的点心,可点心的旁边,却有一张面额为‘一百贯’的宝钞。跟着朱元璋混的太监哪里见过这么多钱,当即就笑着道:“不着急,吴大人先去问问话。”“太子殿下私下交代过,如果叶大人觉得还有什么不妥,只要不是太过分,就都可以提出来。”吴用一听,当即就想通了他们叶大人那句‘这就打发了’的真正意思。不错,就是简单粗暴的字面意思!还得是他们叶大人有才,把上位者拿捏得死死的,果然还有提高身价的余地。说到底,还是他吴用的胃口小了呀!“公公稍等,下官这就去问问叶大人,他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吴用话音一落,便果断转身往叶青的书房而去。也就在吴用来到书房之时,叶青也想到了接下来找死的方法!其实他踹吴用之时,说的那句‘这就打发了’,并没有别的什么意思,只是一句单纯的气话而已。可现在他却准备让这句话,变得有点意思!吴用进入书房后,行礼一拜道:“叶大人,您还不满足吗”“连升六品,已经不下了呀!”“不仅如此,我还能在不辞官的情况下继续跟着您干,陛下已经想得很周到,已经可以说是皇恩浩荡了。”“但我知道,我还是胃口太小了!”说到这里,吴用又笑着说道:“那传旨太监刚说了,他临行之前,太子殿下有所交代,如果您还有什么条件,只要不太过分,就可以提出来!”叶青听后也只是嘴角轻轻一扬,不得不说,这朱标还真如史料记载中一样,是个明君的料子。他人在朝堂,仅凭从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